试题详情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3 组卷19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学历史讲述了美国1933年经济大萧条时,人们流离失所,食不果腹,可万恶的资本家却宁肯将牛奶倒进河里都不分给饥寒交加的居民。在时隔近90年后,这一幕再次出现在美国。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蔓延和持续,由于餐厅、工厂的停业,作为美国人必备的乳制品产能过剩,加之美国又是世界上最大的乳制品出口大国之一,根据美国乳业协会统计,每天要倾倒约370万加仑的牛奶,而这个数量是美国牛奶产量的7%.除了牛奶产量过剩外,美国几乎所有农产品都处于这种情况。美国平均每个农场每周销毁鸡蛋74万个,约占整个农场产量的5.5%,农场主只能把鸡的胚胎蛋全部打碎。类似的这一幕也在法国、英国、加拿大等国陆续上演。


运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知识,说明教科书中的一幕再次重演的原因。
21-22高一上·湖北宜昌·期中
知识点: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政治角度考查新冠病毒疫情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材料一   疫情是一面镜子。上世纪30年代,美国“大萧条”时期,无数奶农将牛奶倒入密西西比河,“将牛奶倒在河里”从此成为经济危机的一个符号。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由于需求急剧萎缩,教科书式的“危机符号”再一次重演:在美国,一边是大批失业的市民排队申领救济食物,另一边是威斯康星州的奶农将数十万加仑新鲜牛奶倒入下水道,还有数十万枚鸡蛋被捣碎、大量未采摘的蔬菜被翻耕到土里。类似的这一幕也在法国、英国、加拿大等国陆续上演。

材料二   新冠肺炎疫情是否会成为压倒美国经济扩张的“最后一根稻草”成为热议。按照经济学原理,美国经济这一两年可能逃不开衰退的命运。新冠肺炎疫情这一突如其来的非经济要素在全球迅速传播,从金融市场、产业链、消费等多个领域和渠道“侵蚀”美国实体经济根基,打击经济增长信心。调查统计,在美国国境内,大约有46%的美国家庭在新冠疫情期间遭受了严重的财政危机,其中有31%的家庭几乎消耗完所有积蓄,只能依靠救济金度日。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材料一中“将牛奶倒在河里”所体现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并运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知识,分析教科书式的“危机符号”再一次重演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说明“资本主义国家不可避免衰退,资本主义终究将被社会主义所取代。”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