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5 组卷48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8月2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该法明确了个人信息保护的相关规则和各相关方的权利义务,将于今年11月1日起施行。

当前,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互联网融入日常生活,人们在享受技术进步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忍受着个人信息泄露所造成的困扰。在我国数字化转型加速、新技术新应用层出不穷的背景下,个人信息处理逐渐成为社会进步和产业升级新的驱动力,公众对加大个人信息保护力度有着急切期待。今年以来,国家网信办对351款手机应用因违法违规收集个人信息通报批评,25款因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被下架。随着个人上网痕迹、位置轨迹、消费偏好等活动数据被获取,人脸、指纹、声纹等生物特征信息被广泛应用,个人信息保护成为信息时代大数据应用的一道必答题。

为个人信息保护筑牢“防火墙”,这部新鲜出炉的法律共八章七十四条,其中明确不得过度收集信息,不得进行“大数据杀熟”,对公共场所图像采集等设备的安装,对个人图像、身份识别信息的使用作出规制等内容,都明确指向了个人信息被泄露、个人权益被侵犯的痛点。


结合材料,运用全面依法治国的知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是如何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
21-22高三上·山东枣庄·期中
知识点:依法治国的科学内涵全面依法治国的原则如何建设法治国家如何建设法治社会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制定专门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强化数字经济时代个人信息保护,是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适应新形势需要和满足人民群众期待的重要的立法举措。

材料一   2017年,多位全国人大代表提交议案,建议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2020年10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公布并公开征求社会公众意见。经过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多次审议,2021年8月2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以严密的制度、严格的标准、严厉的问责,构建了权责明确、保护有效、利用规范的个人信息处理和保护制度规则。

材料二   S先生两年来无法正常进出其居住的小区,只能“蹭脸”跟随其他业主进出小区,原因是小区物业安装的门禁需要“刷脸”,而S先生担心自己的信息被泄露,没有备案。S先生向小区物业讨要说法,小区物业给出的解释是少数应服从多数,由此双方产生纠纷。《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对公共场所“收集的个人图像、身份识别信息”作出严格限定,明确处理人脸信息,应当履行告知义务,征得对方同意。在这起因小区强制“刷脸”而引发的纠纷中,业主有权通过其他便捷的验证方式出入小区,即便是99%的住户支持“刷脸”进出小区,也不能忽视1%的不同声音。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阐述《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制定过程是如何体现科学立法的。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