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8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基于“覆盖度高、治沙效果好”的判断进行的沙区治理,在有效固定沙丘移动的同时,也出现了沙区地下水位严重下降以及中、幼龄林大面积衰退或死亡等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中国林科院荒漠化研究所防沙治沙首席专家杨文斌研究提出了“两行一带”造林固沙模式,能够确保林木在正常年份中幼林阶段的正常生长,且能够发挥显著的防风固沙效益。然而,各地在推广中发现,1998年、2001年和2009年等极端干旱年份,“两行一带”的林分仍出现了严重的水分胁迫及衰败死亡现象。究其原因是生态用水难以支撑高密度的覆盖。顺应自然规律、尊重植物生长规律,防沙治沙需要找到合理的造林密度,逐渐成为杨文斌低覆盖度造林的理论技术基础。经过长期调查研究,杨文斌团队发现在毛乌素、科尔沁等干旱、半干旱区沙地,呈带状栽植的固沙林覆盖度仅为20% -30%,却在防风固沙方面产生了良好的生态效益。既要降低植被覆盖度,又要保证防护效益,低覆盖度防沙治沙体系的提法由此 诞生,研究团队确定了20多种固沙造林树种的主要水分利用带,提出了单行一带、两行一带、网格、生态林业体系等4种治沙造林模式。目前,基于“低覆盖度治沙”理论的防风固沙实验林,已经取得了良好的实验效果。低覆盖度防沙治沙的原理与技术,基本解决了防沙治沙中多年来中、幼龄林衰败或死亡问题,对于推进干旱、半干旱区沙漠化土地生态修复的稳定性提升具有重大意义。


结合材料并运用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对杨文斌团队的具体做法及其取得的成果加以分析说明
21-22高二上·福建福州·期中
知识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末开始,杨文试团队曾在水量平衡的基础上,按照覆盖度火于40%的原则,研究提出了乔木带间距小于等于10米、灌木小于等于8米的“两行一带”造林固沙模式;然而,各地在推广中发现,1998年、2001年和2009年等极端干旱年份,“两行一带”的林分仍出现了严重的水分胁迫及衰败死亡现象。经研究,杨文试团队发现,他们忽略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高覆盖度植被的治沙效果固然好,但是生态用水却难以支撑这种高密度的覆盖。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杨文斌在毛乌素、科尔沁沙地发现,当地呈带状栽植的固沙林覆盖度仅为20%30%,却在防风固沙方面产生了良好的生态效益。既要降低植被覆盖度,又要保证防护效益,低覆盖度防沙治沙体系的做法由此诞生。

材料二   针对农业领域科研与生产需求脱节、科技人员与农民脱节、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这三个突出问题,中国农业大学在河北省曲周县探索成立科技小院,把研究生派驻到农业生产一线,使其在完成知识和理论学习的基础上,研究解决农业农村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农业高层次人才,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科技小院模式让懂农业、会技术、善管理的新型农业专业人才走进乡村,与农民一起生活和工作,帮助农民改良技术、发家致富,引领乡村振兴;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送到百姓家,既丰富了理论知识,又能将研究成果应用于生产一线,科研能力、专业素质等得到全面提升。同时,科技小院以土地做黑板,把作物当教材,改变了农民的种植理念,培养了大量懂科技的新型农民。

(1)结合材料一,说明科研人员对固沙林覆盖度的研究是如何体现实践和认识的关系的。
(2)科技小院为什么行?结合材料二并运用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分析原因。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