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364

近期,《东北全面振兴“十四五”实施方案》获得国务院批复。该方案与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近期的会议,共同释放出推进东北全面振兴一系列重要信号。某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就有关内容总结关键词并选摘如下。


关键词一:改革

围绕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更大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落实减税降费等政策,“放水养鱼”,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提升国企市场竞争力。维护公平竞争,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吸引更多企业和人才在东北发展。

关键词二:开放

要充分发挥东北沿海沿边等区位优势,做好对外开放大文章。发展沿海经济带,扩大沿边经贸合作,增强港口集群辐射带动作用,积极参与东北亚经济循环。抓住RCEP签署后带来的新机遇加快开放步伐,在国际经贸合作中增强竞争力。

关键词三:升级

加大对农业的支持,把国家粮食基地建设与新型城镇化结合起来,将人才、技术、科技力量和现代服务业等导入乡村。工业振兴是东北振兴的重中之重,尤其要做好产业结构升级的三篇大文章: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

关键词四:民生

要着力促进就业,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稳岗支持,积极发展灵活就业。保证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加强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中央对政专项转移支付支持要向这些方面倾斜。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说明我国应如何推动东北全面振兴。
21-22高三上·山东德州·期中
知识点: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宏观调控的手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制造业升级将成为全国人大批准通过的“十三五”规划中影响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议题。据中国政府网消息,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日前印发《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这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
《中国制造2025》开篇指出“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提出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为主题,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对重大技术装备的需求为目标,强化工业基础能力,提高综合集成水平,完善多层次多类型人才培养体系,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有中国特色的制造文化,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历史跨越的指导思想。坚持“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整体推进、重点突破,自主发展、开放合作”的基本原则,通过“三步走”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
为确保完成目标任务,《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完善金融扶持政策、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健全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完善中小微企业政策、进一步扩大制造业对外开放、健全组织实施机制等8个方面的战略支撑和保障。《中国制造2025》强调,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意义,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位。
(l)结合材料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说明国家在制定和实施《中国制造2025》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2)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说明国务院颁布和实施《中国制造2025》所能带来的经济影响。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