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18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中共一大会址和南湖红船,在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在娄山关红军战斗遗址陈列馆,在湘江战役纪念园……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访革命纪念地,瞻仰革命历史纪念场所,强调要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常读总能常新。一件件革命文物,一个个红色故事,述说着我们党从哪里来,指引着共产党人该往哪里去,是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的生动教材。越是走近红色资源,就越能懂得党的初心和使命之可贵,理解坚守党的初心和使命之重要。

百年筚路蓝缕,百年接续奋斗。今天,革命老区旧貌换了新颜,中华民族摆脱绝对贫困的千年梦想也已实现,这也是对革命先辈最好的告慰。


党史是最好的营养剂,让人受益匪浅。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加以分析。
20-21高二下·河南·期末
知识点:潜移默化的影响优秀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文化自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文化角度考查党史党建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因铭记而永恒,精神因传承而不灭。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到地方考察调研时,多次专程前往革命旧址、博物馆、纪念馆,瞻仰革命文物、倾听历史回响。


2016年9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参观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行的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主题展,在看到了《血战湘江》的油画、《可爱的中国》的手稿等文物时说:“红军长征胜利,充分展现了革命理想的伟大精神力量。现在,时代变了,条件变了,我们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理想和事业没有变。”

1936年11月6日,三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留给老人。1981年,记者报道此事寻找女红军未找到。后来,邓颖超托人给徐解秀家人送去一条新被子。2020年9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时指出,今天,我们重温这个故事,仍然倍受感动。要用好这样的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搞好红色教育,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2021年3月30日,全国革命文物工作会议召开。习近平对革命文物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切实把革命文物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精神力量。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保护和利用好革命文物对培养时代新人的重要价值。
(2)运用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分析讲好红色故事、搞好红色教育的正确性。
(3)结合材料,就新时代青年学生如何继承和发扬红色革命精神提出两条建议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到地方考察,都会瞻仰对中国共产党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革命圣地、红色旧址、革命历史纪念场所:

201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考察时指出,西柏坡我来过多次,每次都怀着崇敬之心来,带着许多思考走。每来一次,都能受到一次党的性质和宗旨的生动教育,就更加坚定了我们的公仆意识和为民情怀。

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调研时指出,遵义会议作为我们党历史上一次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重要会议,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走独立自主道路、坚定正确的政治路线和政策策略、建设坚强成熟的中央领导集体等方面,留下宝贵经验和重要启示。我们要运用好遵义会议历史经验,让遵义会议精神永放光芒。

2021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时强调,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宝贵经验传承好、发扬好,铭记奋斗历程,担当历史使命,从党的奋斗历史中汲取前进力量。


(1)结合材料,运用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知识,说明革命文物所蕴含的革命精神为什么能激励我们奋勇前行。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相关知识,说明新时代应如何传承和弘扬好革命精神。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