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4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经过40多年风雨无阻的坚定前行,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大判断,准确界定了当代中国的历史方位,充分表达了中国人民的自强自信。40多年改革开放带给中国人民太多的机遇和挑战、太多的奋斗和收获、太多的感悟和思考,其中最为刻骨铭心的结论就是: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新时代,我们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运用党的知识回答:我们为什么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20-21高一下·福建福州·阶段练习
知识点: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意义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战胜各种艰难险阻,不断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

材料一: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经过40年风雨无阻的坚定前行,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吃立于世界的东方。40年改革开放带给中国人民太多的机遇和挑战、太多的奋斗和收获、太多的感悟和思考,其中最为刻骨铭心的结论就是: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1)运用所学《政治生活》有关内容,说明中国人民为什么必须坚持这一刻骨铭心的结论?

材料二: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导下,201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90万亿元人民币大关,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28元,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58.5%,继续向创新型国家迈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向纵深推进,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创历史新高;生态文明被历史性地写入宪法;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1.2万列,通达15个国家49个城市。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学常识》知识,分析中国经济成绩单体现了怎样的发展理念。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2年是中国梦提出10周年。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正是从这时起,中国梦成为全党全社会乃至全世界高度关注的一个重要思想概念。为什么用中国梦概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后来曾这样讲过:“中国梦是一种形象的表达,是一个最大公约数,是一种为群众易于接受的表述。”

材料二   120多年前,孙中山先生发出“振兴中华”的呐喊。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成就,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历史进程!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党的执政水平;我们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坚定志不改、道不变的决心,牢牢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我们必须抓住历史机遇,增强忧患意识,保持革命精神和革命斗志,坚决战胜任何有可能阻碍中华民族复兴进程的重大风险挑战,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继续奋勇前进!

(1)中国梦是国家情怀、民族情怀、人民情怀相统一的梦。结合材料一,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加以说明。
(2)结合材料二,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说明党如何团结带领人民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继续奋勇前进。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