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8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虾稻共作是一种种养结合的养殖模式,即在稻田中养殖小龙虾并种植一季中稻,在水稻种植期间,小龙虾与水稻在稻田中同生共长。“一稻两虾”,实现了一季双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养殖产量和效益。绿色养殖、一田多用,可节约土地资源利用,既环保绿色,又增产增值。2018年,襄阳市襄州区龙王镇引进“虾稻共作”示范项目,流转土地近2万亩,在过去干的鄂北岗地上建成了高标准“稻虾共作”示范基地,实现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双增”效益,辐射带动周边农户1000余户。截止2021年6月5日,该镇形成了以小龙虾购销冷链物流和精深加工为主体,养殖、加工,冷冻食品生产销售等为一体的综合性示范基地,尤其是销售,线上、线下相结合市场火爆“虾稻共作”助力乡村振兴正当时。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说明“稻共作”的经济意义。
20-21高二下·湖北·期末
知识点: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原因及内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17年-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信通院《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3年)》

材料二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深入实施数字乡村发展行动,推动数字化应用场景研发推广。作为数字经济大省,广东积极推进数字技术与农村生产生活深度融合,以数字技术赋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聚力“数字乡村”建设,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中山

韶关

湛江

中山小榄镇依托5G、物联网等技术,围绕特色产业脆肉鲩产品的产、供、销各环节进行技术革新和产业升级,形成一条上下游成熟的产业链条。搭建智慧渔业+5G综合管理平台,实现养殖、加工、销售、仓储、物流数据互通,提升生产养殖管理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和运营成本。

韶关建设优质水稻田示范基地,通过智慧农田平台观测水稻长势,并根据监测数据分析开展田间管理。2022年,示范基地的粮食产量提升到了50万斤,同比增长25%。产量、品质的双提升让稻谷每百斤收购价从往年的165元增加到195元,让村民切实尝到了智慧农业的甜头。

遂溪县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和产销对接,全县电商线上线下年销售额超亿元的企业6家,从事电商、物流方面人员6200多人,辐射带动相关从业人员超3万人。实行电商园区、站点“两整合”,发展“电商企业+基地+农户”模式,有力促进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化融合发展。


(1)解读材料一包含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说明广东是如何通过“数字乡村”建设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的。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是党中央提出的重大决策。十年来,湖北省主动作为,取得骄人成就。

◆湖北的非凡十年。



(1)概括材料所包含的经济信息。

◆布新局、明方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4次考察湖北省,多次对湖北省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的目标定位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湖北省的重大政治责任和光荣历史使命。“建成支点”就是要求湖北省建设成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支撑点和着力点,成为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走在前列”就是要求湖北省对标一流、提升标杆、奋勇争先,在转变发展方式、推动共同富裕等方面走在前列。“谱写新篇”就是要求湖北省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风雨无阻的精神状态,改革不停顿、发展不止步,不断取得新突破、不断开辟新境界。


(2)进入新发展阶段,湖北省加快“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惠民生、促发展。

位于监利与潜江交界处的M镇,于2021年11月入选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和全国特色产业十亿元镇,吸引不少乡镇前来取经。过去,该镇主要种植水稻和棉花;2015年起,当地政府投资50余万元建设高标准农田,发展收入更高的虾稻(指利用稻田种一季中稻,全程养两季虾的种养结合的养殖模式);2017年底,当地引入A食品有限公司,并流转7000多亩土地,集中开挖了连片虾稻基地。近年来,该镇通过“政府主导、项目带动、村社一体、农户参与”的模式,高标准打造了4个万亩虾稻共作基地和18个千亩虾稻基地,逐步建成了“千亩引领、万亩示范、辐射全域”的虾稻产业集群。2020年,该镇从事虾稻种植养殖的农户达5157户,户均纯收入9.4万元;2021年,该镇虾稻产业综合产值突破23.06亿元。


(3)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谈谈M镇的发展实践对我国乡村振兴的有益启示。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