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3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随着各地扶贫政策、民生政策持续见效,我国乡村居民收入稳步提升,消费结构发生深刻变化。乡村居民的消费增长潜力令人极为期待。

A专家认为,从供给层面来看,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基础设施相对滞后,互联网下沉相对缓慢,劣质消费品聚集,需求未能得到很好满足。

B专家强调,我国农村消费市场过于分散,农村物流需求分散、频次低等,导致农村仍存在物流末端网点建设不足、物流配送时间长等问题,许多地区不支持快递到村,“最后一公里”断链现象仍然存在。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简要分析A.B专家观点的合理性。
20-21高二下·河北·阶段练习
知识点:家庭收入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生产决定消费影响生活质量的因素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材料一 :“十二五”期间城镇化取得实质成效,其中城乡差距开始缩小。从2001年到2015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3.23倍缩小到2.75倍。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将扶贫标准提至2300元,比2009年提高近一倍。城乡收入差距近几年虽有缩小,但与发达国家相比,绝对水平仍然较高,很多农村地区发展仍然严重滞后。

材料二: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2月4日正式公布,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出了全面部署。这已是新世纪以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5年关注三农问题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

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乡村最为突出,主要表现在:农产品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农业供给质量亟待提高;农民适应生产力发展和市场竞争的能力不足,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亟需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民生领域欠账较多,农村环境和生态问题比较突出,乡村发展整体水平亟待提升;国家支农体系相对薄弱,农村金融改革任务繁重,城乡之间要素合理流动机制亟待健全;农村基层党建存在薄弱环节,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亟待强化


(1)阅读材料一,运用收入分配和社会公平的知识,分析如何解决材料中的问题?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
(3)请为“农村振兴”拟定两条宣传标语。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