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8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市以自治为基础,加强党组织领导下的农村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完善村民自治机制。某村一直矛盾多发、信访问题不断,问题的“根子”出在该村党支部原书记与村委会原主任两人长年不团结,村务管理混乱。某市考察选用合适人选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同时鼓励其通过法定程序当选为村民委员会主任。在新一届村“两委”班子领导下,某村换了模样。

某村过去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现象严重,村“两委”召开村民会议,引导村民经过充分讨论,制定了村规民约,对红白喜事的操办进行规范,减轻了村民的经济负担。

为了更好地发挥村民的积极性,某村创新完善村民议事会、村民理事会、民情恳谈会、评议会等协商形式,推广村民代表提案制等典型经验,探索村民小组协商和管理的有效方式,建立健全多元主体参与的农村协商议事制度和运行机制。某村还建立村民民主评议村干部制度,保证了村务的公开与公正。


(1)结合材料,运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知识,分析某村如何保障村民切实享有民主权利?
(2)某村村民切实享有民主权利充分证明了社会主义民主是最真实的民主,请联系材料对此进行说明。
(3)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有什么意义?
20-21高一下·安徽池州·期末
知识点:最真实的民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原因村民自治的内容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党的十九大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我国各地本着“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的原则,结合“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总要求,展开了乡村有效治理的有益探索。

广东某区把自治重心由村下移至村民小组,通过设立“村小组议事会”并赋予其决策权、监督权和议事权,有效激发和调动了村民自治的积极性;浙江某市独创“民主恳谈”“参与式预算”等基层协商民主实践,广泛吸收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充分讨论、论证和协商,为干部与群众交流提供了制度化的平台,促进了乡村有效治理;针对“人情”“关系”在乡村治理中对法律的冲击,某县正确定位“情、理、法”,深入乡村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加强乡村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引导村民遵守法律、有问题依靠法律来解决;为充分发挥乡贤促进家乡发展的作用,许多村镇组建了乡贤参事会、联谊会,创造了“村支两委+乡贤会”形式,涵养了守望相助、崇德向善的文明乡风,促进了农村和谐稳定。

材料二   20205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宣告中国“民法典时代”正式到来。编纂民法典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立法任务,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法治建设部署。

20153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启动民法典编纂工作。2017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民法总则。2019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了由民法总则与经过常委会审议和修改完善的民法典各分编草案合并形成的民法典草案,并决定将民法典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

2020年社会各界对民法典草案展开讨论。根据社会各方面意见,又作了100余处修改,其中实质性修改40余处。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分析各地乡村治理所做的探索对推进乡村有效治理的启示。
(2)结合材料二,说明民法典的立法过程是如何体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