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图表题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234

如果世间有天堂,一定满是稻花香。中国“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对中国和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卓越贡献,他的壮举成功养活了世界近五分之一人口。

◆选择农业报国家水稻高产不是梦

考大学时,袁隆平想要学农,父母都不赞成。袁隆平认为吃饭是第一件大事,没有农民种田,就不能生存,最终说服了父母。他见过饿殍,听过无数次“金元宝比不上两个馒头”这段经历让他下定决心,要用自己的专业研究出高产水稻,让同胞们免受饥饿之苦。他把目光放在了当时没有任何优势的杂交水稻上。为了寻找天然雄性不育株的种子,袁隆平对试验田里的万千株稻穗,开始了大海捞针般的探索。1961年一天,袁隆平意外发现一株穗头很大、籽粒饱满的水稻。但第二年播种下去后,却没有一株达到预想的结果,但这也激发了他的灵感…1973年,全国水稻科研会议上,他正式对外宣布中国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1986年,袁隆平正式提出杂交水稻育种战略:由三系法向两系法,再到一系法,即在程序上朝着由繁到简但效率更高的方向发展。经过多年努力,两系法获得成功,它保证了我国在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

◆功勋写在大地上留下人间稻满仓

袁隆平对很多人讲过他的两个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正是为了这两个“梦”,历经半个世纪水稻研究,袁隆平成为稻田的忠实守望者。他30多次赴国际水稻所,开展合作研究和技术交流;10多次赴印度、越南、缅甸、菲律宾、孟加拉国等国家指导杂交水稻研究;开办了50余期杂交水稻国际培训班,培训了来自40多个发展中国家约2000名政府官员和农技专家……

一穷二白时,他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名满天下时,他却淡泊名利只爱守望稻田。禾下乘凉梦,一稻一人生。如今,他带着梦的“种子”去了远方,却将粮食的种子、创新与奋斗的“种子”留给了后来人。


(1)为深入学习袁隆平事迹,某高中学校一年级5班学生查阅了相关材料。下面节选的是部分同学的学习笔记,请根据意识活动特点的知识,完成下列表格。
笔记内容意识活动的特点
即使当时的许多科学家都认为杂交水稻领域没有任何优势可言,但袁隆平仍坚持自己的判断,将研究方向转向杂交水稻。
袁隆平从天然杂交稻中汲取灵感,把握了杂交水稻的遗传规律,进而提出了育种战略。
半个世纪以来,袁隆平一直坚持杂交水稻研究,为解决中国和世界人民的吃饭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

(2)结合材料,运用“人的认识从何而来”知识,阐述袁隆平杂交水稻研究历程蕴含的哲学道理。
20-21高一下·山东烟台·期末
知识点:意识活动的特征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袁隆平院士、吴孟超院士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让所有人远离饥饿”是袁隆平追逐半个多世纪的梦想,追梦路上,他始终赞成:知识+汗水+灵感+机遇=成功。

“天然杂交”获启示。

1961年,袁隆平把上年“鹤立鸡群”的水稻种苗播在试验田里,但是它们没有成为有希望的一代,秧苗参差不齐。冷静分析后他猛然顿悟,这是遗传学上的分离现象,更加坚定了培育人工杂交水稻的决心。

殚精竭虑育国种。

1964年夏初,袁隆平每天头顶烈日,脚踩污泥,两个月检查140000余个稻穗,寻得6株天然稻谷的“父本”,迈出了水稻育种的关键一步。紧着者,他又苦苦思索如何解决杂交水稻育种难题,几乎走火入魔,他将烟灰掉进了茶杯里、把衣服的纽扣扣错、在地震中抢救谷种、在余震中搭建窝棚、在饥饿时甘蔗充饥,只盼着发了芽的稻种在摇晃的土地上苗壮成长。

大海捞针获珍宝。

直到1970年11月,袁隆平收到团队的电报:“找到雄性不育野生稻。”他连夜挤上火车,直奔海南农场,就为那一株比金子还要贵重的野生稻。

1973年世界上第一个实用高产品种杂交水稻研究成功,1988年杂交水稻种植覆盖半个中国。2006年,我国26年粮食受捐史画上句号,全世界羡慕不已,纷纷邀请他亲临指导。现在,我们不仅将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更是施惠于世界!


(1)为深入学习袁隆平事迹,某高中学校一年级5班学生查阅了相关材料。下面节选的是部分同学的学习笔记,请根据意识活动特点的知识,完成下列表格。
笔记内容意识活动的特点
即使当时的许多科学家都认为杂交水稻领域没有任何优势可言,但袁隆平仍坚持自己的判断,将研究方向转向杂交水稻。
袁隆平从天然杂交稻中汲取灵感,把握了杂交水稻的遗传规律,进而提出了育种战略。
半个世纪以来,袁隆平一直坚持杂交水稻研究,为解决中国和世界人民的吃饭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

(2)结合材料,从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的角度,谈谈袁隆平故事带给我们的哲学感悟。要求:至少运用3个哲学原理,感悟深刻。字数200字左右。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稻子熟了

世界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是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从1964年开创杂交水稻研究,1997年开展超级杂交稻研究,2000年、2004年、2011年、2014年分别实现了大面积示范每公顷10.5吨、12吨、13.5吨、15吨的目标,2020年实现了周年亩产稻谷3000斤的攻关目标……一次次重大技术创新的背后,是他永不知足的脚步,是精益求精的追求。

材料二       一稻为国

袁隆平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为寻找天然雄性不育株,他一次又一次钻进稻田,早出晚归,先后做了3000多个杂交组合的试验,埋头苦干。“电脑里长不出水稻,书本里也长不出水稻,要种出好水稻必须得下田。”田间地头是他最大的实验室,“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90多岁时,还坚持在繁殖基地开展科研工作。袁隆平一生都在为中国粮食安全不懈努力,不断探索水稻的增产道路,解决中国人自己的粮食问题。

材料三       精神传承

袁隆平一辈子躬耕田野,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勤奋进取、脚踏实地。袁隆平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品格的集中体现,是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生动证明,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典型示范。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袁隆平先进事迹对我们培育和践行爱岗敬业精神的启示。
(2)某中学拟以弘扬袁隆平脚踏实地为国奉献精神为目的举办社会实践研学活动,请确定研学主题并说明活动意义,字数在150字左右。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19年国庆大阅兵,1.5万官兵、160余架飞机、580台套装备、59个方(梯)队和联合军乐团,威武雄壮,震撼人心。全国各族人民、海内外中华儿女,都沉醉在节日的气氛里,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为我们伟大的祖国感到自豪,为我们伟大的祖国衷心祝福。大阅兵见证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激发了中华儿女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的坚强决心和坚定信心,形成海内外中华儿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强大合力,继续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材料二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大学毕业后来到怀化市安江农业学校当老师,在这里开启了杂交水稻的研究之路。在国际权威科学家普遍认为水稻等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种优势的背景下,他和他的助手们长年累月下田间,经过20年的不懈追求,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到目前为止,超级杂交水稻亩产可达1000公斤。杂交水稻的研究成功,为解决我国的温饱问题和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袁隆平常和人说起他做过的两个梦,“一个梦是高产、更高产,就是禾下乘凉梦,这是真正做到的梦,在我们高产杂交稻穗下乘凉。第二个梦是杂交稻覆盖全球梦,走出国门,让杂交稻为世界的粮食安全和世界和平作出贡献。现在还只有几百万公顷,要做到八千万公顷。”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阐释举行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仪式的文化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谈谈袁隆平的事迹给我们的成长启示。
(3)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请你写出三条宣传英雄的标语。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