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60
阅读材料,并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我国GDP总量突破100万亿大关,成为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GDP正增长的国家。制造业强劲修复,创新投入大幅增加。我国牢牢把握“六稳”“六保”重大发展目标,加大实体经济扶持力度,加快金融等重要领域的改革进程,以创新为本加大投入,我国实体经济不仅实现了生产总量增加,同时技术层次也持续提升,这将有利于我国经济继续提质增效,进一步增强国际竞争力。我国加快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打造更加国际化、便利化、产业先进化程度更高的一流营商和投资环境,充分发挥庞大制造产业链的生产优势和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扩大有效投资,提升供给质量。2020年是新中国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环境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经济运行稳定恢复、好于预期,发展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


结合材料分析,2020年我国取得经济成就的原因。
20-21高二下·辽宁大连·期中
知识点: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贯彻新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全面总结了2023年经济工作,深刻分析了当前经济形势,系统部署了2024年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团结最广大人民,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把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一步步变成美好现实。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近期到地方考察调研,多次提出要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明确提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新质生产力要求:一是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弘扬科学家精神和企业家精神,营造鼓励大胆创新的良好氛围。二是加快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发挥好政府的战略导向作用,让企业真正成为创新主体,让人才、资金等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三是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激励企业加快数智化转型,实现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四是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持续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真正发挥超大规模市场的应用场景丰富和创新收益放大的独特优势。五是健全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激发劳动、知识、技术、管理、数据和资本等生产要素活力,更好体现知识、技术、人力资本导向。六是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断改善营商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与全球企业和人才共享中国的发展红利。

(1)结合材料一,运用《我国的经济发展》的相关知识,阐释为什么“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说明国家应当如何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创造条件。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世界格局加速演变、俄乌冲突升级、全球通胀高企等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下,2023年中国经济迎难而进,持续回升向好。

材料一   稳经济保发展

2023年以来,我国综合运用经济手段,稳经济、保发展。通过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额度,用于能源、生态环保等重大项目,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入;继续扩围和延期税费政策,将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政策再延期,并继续免征车船税和消费税,以进一步增加新能源汽车消费;央行进行较大幅度的降准降息操作,灵活运用总量工具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稳定经济大盘,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材料二   稳链保供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需要统筹发展和安全,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实际上,在芯片短缺和原材料涨价等导致全球车企承压的背景下,中国电动汽车发挥国内汽车产业链供应链强韧、智能网联技术先进等优势,加快了在电机、电池、电控等核心技术上的研发和突破,开辟了更广泛的海外市场;商务部会同相关部门支持新能源汽车企业在海外设立生产基地或研发中心,加快建设海外营销和售后服务网络,探索出一套较为成熟的海外市场开发模式,中国新能源汽车参与全球竞争的能力显著增强。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分析我国采取的经济手段在稳经济保发展中的作用。
(2)结合材料二,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分析中国新能源汽车是如何增强参与全球竞争能力的。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