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118

劳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是共和国的功臣。对优秀劳动者的礼赞,早已融进我们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

材料一   我国劳模评选制度的发展

时间内容
1931年~1949年探索时期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时期,开展群众性劳动竞赛运动。抗战时期,针对敌人对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封锁,我党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军民大生产运动,涌现出一大批劳动英雄,为打破经济封锁、进行革命根据地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1950年~1976年前行时期受表彰的先进对象来自工、农、教、文、卫、体等各条战线。将“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这一政治理念转化为全民族的劳动实践,实现了“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劳动价值观的广泛传播。
1977年~1988年变革时期生产力标准成为这一时期劳模评选的主要标准。“先进”即各条战线的劳动模范和先进集体必须是先进生产力的优秀代表。随着“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方针的明确,袁隆平、陈景润等知识分子和科研工作者成为劳动模范队伍中的新成员。
1989年至今发展时期截至2021年,共进行了7次全国性劳模表彰。在倡导“无私奉献”的同时,将“对社会有突出贡献”作为劳模评选的重要条件,并且在评价指标中增加了敬业精神、创新精神和职业道德等要素。个体经营者、私营企业主等均可参加全国劳模的评选。注重持续提高一线职工和农民的劳模比例。……

(1)结合我国劳模评选制度的变迁,说明评选劳动模范的文化意义。

材料二   2018年11月,来自宁夏贫困山区的“90”后青年陈满库,来到一家电子有限公司工作。参加工作后,他感觉对那个生产链很喜欢,于是憋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别人会的,我也要学会。他要求自己做事干净利索,不要拖泥带水,凡事做到99%都不行,必须要做到100%。不到半年时间,他就从一起去的100多名工人中脱颖而出,熟练掌握了流水线上的50多个工序,从作业员到机动工,再到班组长,成为公司“优秀员工”。2020年12月,陈满库荣获“全国优秀农民工”称号;2021年,又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2)许多劳动者以普通人的平凡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结合材料二,请运用一个哲学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2021·山东潍坊·三模
知识点:中华民族具有顽强生命力的原因弘扬民族精神的时代意义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袁隆平院士、吴孟超院士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因素,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主体,在生产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劳动者素质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至关重要。

材料一   2020年11月24日,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劳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共和国的功臣。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培育形成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劳动精神,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正是在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引领下出我国广大劳动群众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发挥了主力军作用。新形势下,广大劳动群众要继续学先进赶先进,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崇高精神和高尚品格鞭策自己,将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作为自觉行为,要勤于创造、勇于奋斗,努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创造新的时代辉煌、铸就新的历史伟业。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于2020年12月10日在广东省广州市开幕。首届大赛以“新时代新技能新梦想”为主题,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格最高、项目最多、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综合性国家职业技能赛事。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职业技能竞赛为广大技能人才提供了展示精湛技能、相互切磋技艺的平台,对壮大技术工人队伍、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引导推动更多青年热爱钻研技能、追求提高技能,让更多有志者人生出彩,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人才保障。


(1)结合材料一运用意识的能动作用的知识分析说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必要性。
(2)结合材料,用中华民族精神的知识,说明新时代技能人才应如何传承好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3)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思想的基因,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思想的当代价值。请你就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拟两条宣传标语。

材料一 “劳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是共和国的功臣。”从“边区工人一面旗帜”赵占魁、“兵工事业开拓者”吴运铎、“新劳动运动旗手”甄荣典等劳动模范,到“高炉卫士”孟泰、“铁人”王进喜、“两弹元勋”邓稼先等一大批先进模范,再到“蓝领专家”孔祥瑞、“新时代雷锋”徐虎、“马班邮路”王顺友等一大批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他们是亿万劳动者的杰出代表,集中体现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优良品质。“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培育形成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劳模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是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风雨无阻、勇敢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奋进新征程,我们尤应科学把握劳模精神的丰富内涵与当代价值,大力弘扬劳模精神,推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劳动光荣的良好风尚,以卓越的劳动创造铸就通往美好明天的路基。


(1)结合材料,运用唯物史观的知识阐释弘扬劳模精神的依据。

材料二 在一段时间以来,各地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劳动教育“在学校中被弱化、在家庭中被软化、在社会中被淡化”的现象。为加强劳动教育,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意见》提出针对不同学段、类型学生特点,以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为主要内容开展劳动教育;家庭劳动教育要日常化,学校劳动教育要规范化,社会劳动教育要多样化,形成协同育人格局;要根据各地区和学校的条件和可利用资源,宜工则工、宜农则农,采取多种方式开展劳动教育。


(2)运用一个哲学原理,谈谈各级各类学校如何将劳动教育落到实处。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因素,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主体,在生产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劳动者素质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至关重要。

材料一   2020年11月24日,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劳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共和国的功臣。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培育形成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劳动精神,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正是在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引领下出我国广大劳动群众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发挥了主力军作用。新形势下,广大劳动群众要继续学先进赶先进,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崇高精神和高尚品格鞭策自己,将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作为自觉行为,要勤于创造、勇于奋斗,努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创造新的时代辉煌、铸就新的历史伟业。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于2020年12月10日在广东省广州市开幕。首届大赛以“新时代新技能新梦想”为主题,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格最高、项目最多、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综合性国家职业技能赛事。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职业技能竞赛为广大技能人才提供了展示精湛技能、相互切磋技艺的平台,对壮大技术工人队伍、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引导推动更多青年热爱钻研技能、追求提高技能,让更多有志者人生出彩,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人才保障。


(1)结合材料一运用意识的能动作用的知识分析说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必要性。
(2)结合材料,用中华民族精神的知识,说明新时代技能人才应如何传承好多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