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图表题 较难0.4 引用1 组卷13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12-2019年我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值及变化趋势


注:①2019年制造强国发展指数,美国为168.21,德国为125.6;②制造强国发展数由规模发展、质量效益、结构优化、持续发展四个分项数值构成,其中,除规模发展外,而我国在这三项指标的外,其余三项是衡量制造强国的主要标志,而我国在这三项指标的排名中并不靠前。

材料二:实现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就必须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以下简称“两业”融合)。近年来,我国制造业科研投入巨大,科研成果众多,但科研单位和企业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进而导致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制造业人才培养与企业实际需求脱节,领军人才和大国工匠紧缺,缺乏基础制造、先进制造技术领域人才;金融对制造业支持不足,金融机构为制造业服务的积极性不高,尤其是中小企业面临的资金问题更加严重;部分制造业不了解市场供需情况,盲目生产,跟风生产,或造成产品积压,或出现商品短缺,生产经营不稳定。现代服务业包括创新服务、人才服务、金融服务、信息服务等,当前“两业"融合度低是制约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1)解读材料一包含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知识,分析我国应如何以“两业”融合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2021·江西九江·二模
知识点: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原因及内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济增长重要动力主要来源于工业的发展,特别是制造业的快速增长。1990年我国制造业占全球的比重为2.7%,居世界第九位,2000年上升到6.0%,位居世界第四;2007年达到13.2%,居世界第二;2010年占比进一步提高到19. 8%,跃居世界第一,自此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

2018年制造业创造的GDP为264820亿元,同比增长6.2%。然而,中国虽然号称“世界工厂”,可是规模上的辉煌难以掩盖品质上的缺憾、品种上的缺失,以及品位上的缺乏。

材料二   中国经济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有高质量的制造业作为支撑。2015年5月,中国政府提出《中国制造2025》,这是我国实施制造业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2019年以来,面对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的形势,中央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把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稳”的重要依托,瞄准痛点难点,对症下药。从强化资金投入、强化企业主体作用、强化成果应用转化入手,推进制造业技术先进化;坚持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三管齐下”,加快制造业结构高端化;持续完善金融支持机制、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促进制造业发展环境优质化。


(1)揭示材料一蕴含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新时代我国应如何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持续快速发展。然而,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中国制造业仍然大而不强,在自主创新能力、资源利用效率、产业结构水平、信息化程度、质量效益等方面差距明显,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的任务紧迫而艰巨。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正在重塑。必须紧紧抓住这一重大历史机遇,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加强统筹规划和前瞻部署。
“中国制造2025”就是在新的国际国内环境下,中国政府立足于国际产业变革大势,作出的全面提升中国制造业发展质量和水平的重大战略部署。
材料二:2017年11月28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指出,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互联网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引进培养高端人才,加强科研攻关;要强化企业市场主体地位,激发企业内生动力,推进技术创新、产业突破、平台构建、生态打造;要发挥政府在加强规划引导、完善法规标准、保护知识产权、维护市场秩序等方面的作用,营造良好发展环境;要推动工业互联网这个材料领域广泛应用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又统筹实现技术研发、产业发展和应用部署良性互动,不同行业、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协同发展,区域布局协调有序。
(1)结合材料一,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相关知识,从“探索世界”的角度,分析我国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哲学依据。
(2)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联系材料二分析,我国应该如何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注:自2010年起,我国制造业占全球的比重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可是规模上的辉煌难以掩盖品质上的缺憾、品种上的缺失,以及品位上的缺乏。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发展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要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但目前我国制造业的发展遇到了新的挑战:研发投入、增值率、利润率、国际化率、人均产出率偏低;技术创新能力十分薄弱,缺乏核心技术和优秀人才,国际知名品牌较少;竞争优势的层次低下,目前我国制造业大多集中在低水平层次上,增值能力有限,附加值较低;产业和产品结构不合理,企业进入和退出存在障碍,影响了产业竞争效率的提高。

材料二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动共享经济在生产制造领域的创新应用,加快培育共享制造新模式新业态,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2019年10月2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关于加快培育共享制造新模式新业态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几点保障措施:强化政策支持,积极利用现有资金渠道,支持共性技术研究与开发,引导和推动金融机构为共享制造提供金融服务;加强人才培养,开展共享制造领域急需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加强互联网领域与制造业领域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培养,推动示范引领,在服务型制造示范活动中,遴选一批共享制造示范平台和项目,加强典型经验交流和推广等,


(1)结合材料一,分析图表反映的经济信息。并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为推动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国家重视发展共享制造新模式新业态的理由。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