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2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0年11月24日,国家以最高规格表彰全国劳模和先进工作者。胸佩金色的奖章、身穿朴实的工装……1689名全国劳动模范和804名全国先进工作者齐聚人民大会堂,接受党和国家对于劳动者的最高礼赞。“劳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是共和国的功臣。”习近平总书记为劳模深情“点赞”,他要求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并指出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风雨无阻、勇敢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这必将激励广大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在各自岗位上拼搏奋斗,用干劲、闯劲、钻劲鼓舞更多的人,让勤奋做事、勤勉为人、勤劳致富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激励广大劳动群众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面向未来,无论时代条件如何变化,我们始终都要始终重视发挥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主力军作用,使之成为党执政的坚实依靠力量;要努力建设高素质劳动大军,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宏大产业工人队伍,为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汇聚强大正能量。

材料二

劳模精神——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

劳动精神——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

工匠精神——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

它们是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风雨无阻、勇敢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必定以深刻内涵而载入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册。


(1)结合材料一,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国为什么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2)结合材料二,运用中华民族精神的知识,说明“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
(3)请为“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进校园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20-21高二上·河北保定·期末
知识点:弘扬民族精神的时代意义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及其方法论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文化角度考查荣誉称号哲学角度考查荣誉称号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0年11月24日,国家以最高规格表彰全国劳模和先进工作者。胸佩金色的奖章、身穿朴实的工装……1689名全国劳动模范和804名全国先进工作者齐聚人民大会堂,接受党和国家对于劳动者的最高礼赞。“劳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是共和国的功臣。”面向未来,无论时代条件如何变化,我们始终都要重视发挥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主力军作用,使之成为党执政的坚实依靠力量;要努力建设高素质劳动大军,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宏大产业工人队伍,为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汇聚强大正能量。

材料二   1921~2021,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百年大党何以风华正茂,中国共产党强大生命力的密码,就在于坚持真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就在于对实现民族复兴伟大梦想充满必胜信念,不畏艰难,勇往直前;就在于持之以恒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就在于以实际行动解决人民群众实际难题,始终牢记党的初心使命。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以昂扬斗志开拓新局。我们党的历史,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立足我国国情,探究我国减贫规律,进一步推动国家反贫困的实施主体、扶贫对象、反贫困策略跟随时代的进步而进步,构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政策体系和制度体系,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这个理论,处处闪烁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光辉,是我国脱贫攻坚的理论结晶,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最新成果。


(1)结合材料一,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国为什么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2)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我们应如何学习党史以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
(3)请为青少年“赓续红色基因,传承奋斗精神”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多次出现在习近平总书记的相关重要讲话中。

2020年11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第一次全面深入系统地阐述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科学内涵: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培育形成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劳动精神,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2020年12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致首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的贺信中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技能人才工作,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人才保障。


(1)结合材料,运用“中华民族精神”相关知识,说明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意义。
(2)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重要论述,已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请就当代青年应如何践行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提两条建议,要求语言简洁。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因素,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主体,在生产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劳动者素质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至关重要。

材料一   2020年11月24日,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劳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共和国的功臣。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培育形成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劳动精神,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正是在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引领下出我国广大劳动群众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发挥了主力军作用。新形势下,广大劳动群众要继续学先进赶先进,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崇高精神和高尚品格鞭策自己,将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作为自觉行为,要勤于创造、勇于奋斗,努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创造新的时代辉煌、铸就新的历史伟业。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于2020年12月10日在广东省广州市开幕。首届大赛以“新时代新技能新梦想”为主题,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格最高、项目最多、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综合性国家职业技能赛事。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职业技能竞赛为广大技能人才提供了展示精湛技能、相互切磋技艺的平台,对壮大技术工人队伍、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引导推动更多青年热爱钻研技能、追求提高技能,让更多有志者人生出彩,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人才保障。


(1)结合材料一运用意识的能动作用的知识分析说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必要性。
(2)结合材料,用中华民族精神的知识,说明新时代技能人才应如何传承好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3)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思想的基因,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思想的当代价值。请你就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拟两条宣传标语。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