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简答题 较难0.4 引用6 组卷963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载文指出,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要有“望尽天涯路”那样志存高远的追来,耐得住“昨夜西风调碧树”的清冷和“独上高楼”的寂寞,静下心来通读苦读,要勤奋努力,刻苦钻研,舍得付出,百折不挠,即使“衣带渐宽”也“终不悔”,“人憔悴”也心甘情愿,要坚持独立思考,学用结合,学有所悟,学有所得,在学习和实践中“众里寻他千百度”,最终“蓦然回首”,在“灯火阑珊处”领悟真谛


结合材料,简要说明如何理解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要坚持“独立思考,学用结合,学有所悟,学有所得”?
21-22高二上·全国·课时练习
知识点:真正的哲学与时代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0年10月29日,中国共产党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建议》对“四个全面”做了修改,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依法治国”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调整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出三个具有重要意义的“首次”:首次强调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支撑,摆在各项规划任务的首位,进行专章部署;首次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作为远景目标提出来;首次明确了建成文化强国的具体时间表,即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

会议还提出了十四五发展目标: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

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发展,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和发展,必将成为十四五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南和引领各项具体经济社会政策的纲领。


结合材料,运用哲学与时代的关系的知识分析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时代意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为了更好发挥宪法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重大作用,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把党的十九大确定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了国家根本法。

材料二   2019年8月,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徐恭义获评2019年“最美科技工作者”。为解决我国城市交通需求增长与城市用地资源紧缺之间的矛盾,徐恭义潜心钻研,不断开拓创新,开启了我国双层桥梁设计与建造技术的时代大门:汕头海湾大桥实现我国现代悬索桥“零的突破”,西陵长江大桥首次实现公路跨过长江,镇江五峰山长江公铁两用大桥首次实现高速铁路跨过长江……徐恭义主持或参与设计的大桥创造了一系列的技术“突破”。然而,每一次突破的背后都是巨大的挑战。设计一座桥,要考虑很多因素,既要安全实用、耐久美观、经济性好,还要满足航运、规划等多方面要求。“每座桥的设计都经历过费尽心思、冥思苦想的时刻,做梦都在考虑更好的解决方案。”当被问到是否辛苦时,徐恭义说:“这是我们设计师的职业,是工作和专业分内的事。最感到自豪的,莫过于自己设计的桥梁性能表现优良、收获良好口碑。”


(1)结合材料,运用“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的精华”的知识说明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宪法的依据。
(2)结合材料,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角度,分析说明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科技工作者。
(3)请就中学生如何学习和践行“最美科技工作者”的精神提出两点建议。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