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8 组卷34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我国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开启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这是我国首次执行月球采样返回任务,也是迄今为止我国执行的最为复杂的航天任务,整个采样返回过程持续长达23天。2020年12月17日凌晨l时59分,探月工程嫦娥五号返回器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成功着陆,标志着我国首次月球采样返回任务圆满完成!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人类探索宇宙的工具越来越先进,对月球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在嫦娥五号之后,嫦娥六号、七号、八号还将在包括月球南极、月背的多个不同区域进行采样,为中国取回更多月球样本。同时,完成对月球环境的深度勘探,为未来的月球科考站打好基础。

2019年嫦娥四号任务的成功,使我国成为了世界上首个有能力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探测的国家。嫦娥五号任务的成功在探月史上也将具有继往开来的重要意义。这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航天战线大力传承和践行“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探月精神所取得的又一重大成就,是全体航天人拼搏精神的成果,是我们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的又一奋斗成果,是中华民族为人类探索奥秘作出的又一卓越贡献。


传承和践行探月精神有什么现实意义?运用“文化与生活”的有关知识并结合材料加以分析。
20-21高二上·陕西咸阳·期末
知识点:文化的作用文化与政治的关系优秀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文化与经济、政治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一   《朗读者》是2017年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制作人在内容和表现形式等方面大胆创新,通过现代化的传播手段,激发人们的文化情结,在全社会掀起了朗读的热潮。《朗读者》通过讲述生活故事,朗读经典美文,追求将值得尊重的生命和值得关注的文字完美结合,用声音打通情感。节目现场,主持人通过与朗读者访谈,将所有人的情绪提升到了一个需要借文抒怀的时刻,再通过朗读和点评嘉宾对文本的解析使情感顺势而出,让观众也参与到朗读者个人情感体验的完整构建过程,真正实现了“共情”。为了引领更多人参与阅读,栏目组还在全国多地设立“朗读亭”,络绎不绝的朗读者排队数小时只为3分钟的朗读。该节目唤起了国人对中国优秀文化的敬畏之心,将长期潜伏在社会大众内心深处的文化自信彻底激活,实现了口碑和收视率的双赢,是一次文化供给侧改革的有益尝试。

材料二   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我国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开启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这是我国首次执行月球采样返回任务,也是迄今为止我国执行的最为复杂的航天任务,整个采样返回过程持续长达23天。2020年12月17日凌晨l时59分,探月工程嫦娥五号返回器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成功着陆,标志着我国首次月球采样返回任务圆满完成!

2019年嫦娥四号任务的成功,使我国成为了世界上首个有能力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探测的国家。嫦娥五号任务的成功在探月史上也将具有继往开来的重要意义。这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航天战线大力传承和践行“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探月精神所取得的又一重大成就,是全体航天人拼搏精神的成果,是我们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的又一奋斗成果,是中华民族为人类探索奥秘作出的又一卓越贡献。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探究《朗读者》实现口碑和收视率双赢的原因。
(2)传承和践行探月精神有什么现实意义?运用“文化与生活”的有关知识并结合材料二加以分析。
(3)班级学习园地以“如何弘扬探月精神”为主题征稿,请你列出两个写作要点。(每点20个字以内)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