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图表题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27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15~2019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变化



(1)请分析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材料二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在民生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2)结合收入分配公平的知识说明如何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
21-22高三上·青海西宁·期末
知识点:正确理解收入分配公平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举措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毛泽东指出:“中国现时的社会,是一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只有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才能认清中国革命的对象、中国革命的任务、中国革命的动力、中国革命的性质、中国革命的前途和转变。所以,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

材料二   2020年10月29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社会建设水平。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字的社会治理制度,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迈入“十四五”,一系列改善民生福祉、提高社会建设水平的新任务、新举措让人充满期待。


(1)根据材料一历史资料说明当时的中国社会应该是什么国情?其主要矛盾是什么?面对当时的国情,应该完成什么样的历史任务?
(2)根据材料二,分析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党的奋斗目标。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