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4 组卷12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探索复兴之路,无数仁人志士,不屈不挠,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尝试,但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1921年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从此,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中国人民从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形成了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领导核心,迎来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结合材料,说明中国共产党在带领全国人民迎来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过程中的历史贡献。
20-21高一·重庆沙坪坝·阶段练习
知识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社会主义改造取得胜利探索时期的重大成就及其意义改革开放的意义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总会在一些特殊的年份给人们以深刻启迪。新中国成立70周年带给中国人民最为深切的感受就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某班就此开展探究活动,以下是同学们搜集的资料。

【屈辱与探索】

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振兴,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各式各样的尝试,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等,但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探索之路任重道远。

【抉择与奋斗】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在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开展救亡斗争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逐步探索出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改造与崛起】

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做了艰辛探索。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国家从封闭落后迈向开放进步,从温饱不足迈向全面小康,从”一穷二白”迈向繁荣富强,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结合以上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个观点的理解。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