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3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当前,在广大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面临难以就业、再就业渠道少、再就业质量低等困境。加之,城乡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农村偏远地区教育设施简陋,学生、师资流失严重;人们对职业教育存在认识误区,导致职业技术人才、高级技术工人市场缺口大,难以满足社会发展对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同时,大量普通本科毕业生对职业期望值较高,就业竞争力不强,择业困难。因此,我国将“保就业”任务置于“六保”之首。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知识,说明国家在促就业方面应如何作为?
19-20高三·重庆·阶段练习
知识点:党和政府的就业方针和政策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国家财政的作用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2018年2月4日,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颁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乡村振兴首先要解决的是农民的钱袋子问题,也就是要让农民富裕起来。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乡村最为突出,主要表现在:农产品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农业供给质量亟待提高;乡村的经济大多还是以农业为主,二三产业发展不够充分;对乡村企业的管理多为粗放式的,随意性很大,各路资本和技术人才向乡村流动的体制机制阻碍仍然存在;农民适应生产力发展和市场竞争的能力不足,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亟需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民生领域欠账较多,农村环境和生态问题比较突出,乡村发展整体水平亟待提升;国家支农体系相对薄弱,农村金融改革任务繁重,城乡之间要素合理流动机制亟待健全。
材料二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分析乡村振兴战略如何解决农民的“钱袋子”问题?
(2)结合材料二,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为什么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保障?
就业是撬动人民幸福的支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年来,中国共产党逐步形成了就业优先战略,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落实“就业优先战略”成为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2007年以来,我国逐步形成了以就业促进法为核心的法律法规和促进就业创业的政策体系,今年一月,国务院批转了七部委联合制定的《促进就业规划(2011—2015)》,确定了“十二五时期促进就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就具体实施作出了详细部署,明确了各级政府的相关责任”
(1)联系材料一,运用政治常识,说明党和国家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的依据
材料二

“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增长预期是在明显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年均增长7%。同期,城镇需就业的劳动力年均2500万人,比“十一五”时期的年均数多100万人,年均岗位缺口1300万以上,还有1亿多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就业,此外,在人力资源市场上还存在着劳动者技能与岗位需求不相适应、劳动力供给与企业用工需求不相匹配的矛盾。
材料三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680万人预计100万左右大学生难以找到工作。实际上,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总量是可以满足大学生就业的,然而部分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加大了他们的就业难度;有的宁愿蜗居大城市当“蚁族”也不愿到中小城市和基层施展才华,有的只盯着公务员岗位,事业单位和大型企业,而不愿走进中小企业;有的宁愿被动等待机会降临,也不愿主动创业。
(2)结合材料三,运用人生观和价值观知识,说明大学生应有的就业观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