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8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少年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值得全社会关注。

◆回应社会关切,用法律护航花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中央高度重视和关注未成年人保护,要求结合时代要求以及未成年人成长规律和特点,对新时代未成年人保护法进行修订和完善。


按照党中央的统一决策部署和全国人大常委会2020年度立法工作计划,全国人大会同有关部门组织成立起草工作小组,围绕当前未成年人保护法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在充分开展调研和听取有关方面意见、建议的基础上,起草形成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并于2020年6月28日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常委会审议后随即通过多种途径多次征求了全国各省、社会公众、有关专家学者、相关部门等多方面意见、建议。2020年10月17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宣传法律条文,促进未成年人保护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新增"网络保护""政府保护"两章,条文从72条增加到132条,着力解决社会关注的涉未成年人侵害问题,包括监护人监护不力、学生欺凌、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等问题。


(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修订是如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
(2)请就全社会加强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保护拟写两条宣传标语。要求言简意赅,每条标语限15个字以内。
20-21高三上·湖南·阶段练习
知识点: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人大代表的职权党的领导方式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表《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制定过程
2014年上半年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开展网络安全法研究起草工作,多次听取有关部门和专家的意见,并分别赴地方进行调研
2015年6月 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初次审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草案)》,并将草案在中国人大网公布,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
2016年6月 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对草案二次审议稿进行了审议,并将草案在中国人大网公布,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
2016年11月 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自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材料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简称《教育规划纲要》)的制定,是科学民主决策的一次伟大实践。在近两年的制定过程中,有关部门广纳群言、广集民智,两次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充分问计于民,问需于民,社会各界广泛参与,专家学者建言献策,最大限度地把全社会对教育改革发展的期盼、意见和建议吸收到《教育规划纲要》中。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回答,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如何行使立法权、维护人民利益的?
(2)结合材料二,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有何重大意义?
(3)依法治国关键在于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如果你就这一问题在班级演讲,请拟定你演讲的两个核心要点。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法律援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习近平法治思想、“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的集中体现。下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的制定过程:

2018

法律援助立法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落实党中央关于法律援助工作的决策部署。201810月由全国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牵头组织起草,启动立法工作。

2019——2020

20196月,司法部向全国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提交草案建议稿。通过专题调研、召开专家学者座谈会,书面征求全国人大代表意见等方式,充分提取各方意见,进一步完善草案征求意见稿。

202010月,形成了草案征求意见稿,并通过中国人大网公开征求社会公众的意见。

2021

20211月,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初次审议;

20216月,《法律援助法(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二审。草案二审扩大了法律援助覆盖面,在申请法律援助的事项中增加了确认劳动关系

生态破坏损害赔偿等情形。同时公布草案二审稿,征求社会公众意见,20218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三审的《法律援助法(草案)》,进一步强化人权司法保障。

2021820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自202211日起施行。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过程中是如何行使职权的。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