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较难0.4 引用1 组卷14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社会进步,5G的到来,到处都是智能出行,智能工作,智能购物!

随着智能化时代的来临,这个社会逐渐把老年人边缘化,限制了他们的衣食住行。某无儿无女的老大爷,想到浙江投奔亲戚,因为没有手机,无法出示健康码,多次坐车被拒。黑龙江某67岁的大爷到超市买了8.80元的葡萄。收银员说,我们不收现金,但是老人没有微信支付,二人争执起来。某大妈为了买一张回家的火车票,几次到火车站都没有买到,失望地一屁股坐在地上就哭了。不少老年人抱怨说,出租车打不到,他们在路边招手,有时候看到出租车明明是亮着灯,但就是不停。还有老人不懂得网上预约,去看病时挂号挂不上。疫情期间,老人们买不到口罩,没有智能手机,无法出示健康码,举步维艰。据统计,2018年,我国移动支付已经达到二百二十七万亿。上到医院下到买菜,无处不见的是微信扫码付款。国家统计局最新统计,2019年60周岁以上的老人,我国已达到2.5亿。他们不明白为什么商店不收人民币,为什么火车站买不到票了?为什么路边的自行车人家一推就可以走了?为什么到医院去也不能自己挂号了?这背后的原因老人们不懂。


有人说,这个世界淘汰你,根本连再见都不会跟你说一声。智能社会中的老人怎样跟上时代的步伐?智能社会背景下党和政府如何让老人不再难?请你以智能社会中的老人们为情境,写一篇短文。
要求:
1.自选主题形成总论点;
2.自选《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知识或者综合运用经济政治知识加以阐述,总论点与分论点、论点与论据之间内在逻辑要一致;
3.字数在200字左右。
20-21高三上·山东济南·期中
知识点:我国政府的宗旨中国共产党的宗旨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老龄化是世界人口发展的必然趋势,眼下的中国,“银发浪潮”滚滚而来,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

材料一 养老院是老人们颐养天年的地方,但在某市一家民营养老院却住进了不少年轻人,其中许多还是90后。经过学识、特长等各方面综合选拔,这些年轻人每月只需支付300元租金即可入住,但同时必须为老人提供至少每月20小时的志愿服务。志愿服务的形式可以多样——教老人使用智能手机,陪老人们一起看电视,进行书画、音乐、舞蹈、插花教学等。“老少融合”的养老模式,即使老人得到服务和陪伴,也使志愿者得到住宿优惠和锻炼,实现了“和谐多赢”。


(1)这种“老少融合”养老模式有没有推广价值?结合材料,综合运用文化和经济知识,说明理由。

材料二 网上查询信息、网上预约挂号、网上分享经验……科技在极大改善着人们生活的同时,也让一些老年人陷入困境。如何为老年人打开科技这扇窗?北京某科技大学的学生交上了一份优质的答卷。他们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设计制作了一款多模态融合的智慧健康养老平台。运用OCR识别等技术手段,通过电子病历扫描入库、手环实时监测、借助大数据进行个性化推荐和快速获取医养方面的信息,来满足老年人身体监测、获取养老方面相关知识、咨询专家并快捷就医以及与有相同情况的人相互交流经验等多方面的需求。这项发明成果获得北京市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一等奖。


(2)这项发明成果的开发给我们带来什么哲学启示?
要求:观点鲜明;可以全面论述,也可以就某一点深入分析;知识运用准确、贴切;论述合乎逻辑,条理清晰。

材料三 科技,应该够得着;服务,应该懂变通;落实,应该有力度。2020年11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聚焦老年人日常生活涉及的出行、就医、消费、办事等7类高频事项和服务场景,提出了20条具体举措要求,为切实解决老年人在运用智能技术方面遇到的困难提供了依据和方向。我们欣喜地看到,一些机构和部门正在积极努力采取措施,将智能化技术与传统服务有机结合……孝老、敬老、助老,从政府到企业、从社会到家庭,每一个环节都必不可少。


(3)我们准备以“孝老、敬老、助老,你我同行在社区”为主题,向所在社区居民拟定一份倡议书。请你从政治学角度,围绕以上主题提出倡议。
要求:倡议具体可行;知识运用准确、贴切;至少提出3点倡议。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