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187
着眼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中共中央提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材料一 我国外向型经济的变化和部分内需的增长空间
表一
2006年2019年
外贸依存度63%33%
贸易顺差9.7%2%一3%
加工贸易71%3%

表二
2019未来5-10年
服务业53.9%10%一20%
城镇化率60.6%15%一20%

注:我国具有全球最完整、配套完善的工业体系:拥有1.7亿多各类专业技能人才;有包括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在内的14亿人口的市场;国家统一开放的大市场已经出现。相对独立、良性互动的国内经济大循环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基本盘。

材料二   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我们面对产品的供给、需求的不足、市场制度等各类深层次不平衡、不充分、不完善的发展所衍生的各种问题,成为国内经济大循环的断点和堵点。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一,说明“相对独立、良性互动的国内经济大循环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基本盘"的依据。
(2)结合材料二,请就如何疏通国内经济大循环的断点和堵点提出建议。
20-21高三上·江苏扬州·期中
知识点:生产决定消费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举措加强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0年我国国民经济部分数据表

项目数额同比增长2019年增速
国内生产总值101.6万亿元2.3%6%
居民消费价格2.5%2.9%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19万亿元-3.9%8%
社会固定资产总投资51.89万亿元2.9%5.4%
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189元2.1%5.8%
货物进出口总额32.16万亿元1.9%3.4%

注:受疫情影响,2020年,中国是世界上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材料二   着眼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我国具有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强大能力的生产力、完善的配套,拥有1亿多市场主体和1.7亿多受过高等教育或拥有各类专业技能的人才,还有包括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在内的14亿人口所形成的超大规模内需市场,以及不断完善的营商环境和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决心。加快“双循环”发展格局的形成,对提振国内消费,优化经济结构,重构新型全球产业链都具有重要意义。

材料三   内循环就是国内的供给和需求形成循环。内循环不是今天才有的,而是一直存在的。一笔钱,老百姓拿来消费买了国内的产品,国内的厂家拿这钱去国内的上游企业购买原材料,上游企业拿到这个钱后,给工人支付工资,工人拿到这个钱,又去消费。这就是经济的内循环。外循环就是参与国际产业链的供给和需求形成循环。以内循环为主体绝不是“闭关锁国”而是通过发挥内需潜力,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更好地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更加强劲的可持续发展。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说明我国提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原因。
(3)结合材料三,运用矛盾的主次方面关系原理,说明如何正确处理内循环和外循环之间的关系。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