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16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了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2013-2019年中国贫困人口从9899万人减到551万人。到2020年2月底,全国832个贫困县中未摘帽县还有52个。全国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纯收入由2015年的3416元增加到2019年的9808元,年均增幅30.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当前最突出的短板还在“三农”。

2020年2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提出补齐“三农”短板保障措施:优先保障“三农”投入,中央预算内投资继续向农业农村倾斜,确保财政投入与补上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相适应。推动人才下乡,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扎根乡村的人才,加强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科技支撑作用。抓好农村重点改革任务,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治理农村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稳步推进农用地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利用。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经济知识,谈谈如何补齐“三农”短板,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9-20高一下·云南红河·期末
知识点:国家财政的作用宏观调控的手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原因及内涵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要完成上述两大目标任务,必须着手稳住“三农”基本盘。


       

2013-2019年我国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


注:党的十八大以来,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9.7%,实际增速比全国农村平均增速高2.2个百分点;2019年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全国农村平均水平的72.2%,比2012年提高10.1个百分点,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的差距进一步缩小。

材料二   2020年2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这是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是新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17个中央一号文件。一号文件提出了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供水保障水平、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教育质量、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农村社会保障、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农村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等8个方面的短板,围绕这些具体要求,要坚持从农村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尊重农民意愿,尽力而为、量力而行,逐项抓好落实。在强化“人地钱”要素保障上,针对优先保障“三农”投入、破解乡村发展用地难题、推动人才下乡、强化科技支撑作用、抓好农村重点改革任务等,一号文件提出一系列高含金量的政策。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复杂局面,我们要坚决补齐“三农”短板,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


概括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并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如何补齐“三农”短板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要完成上述两大目标任务,必须着手稳住“三农”基本盘。

材料一:2013-2019年我国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


注:党的十八大以来,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9.7%,实际增速比全国农村平均增速高2.2个百分点;2019年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全国农村平均水平的72.2%,比2012年提高10.1个百分点,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的差距进一步缩小。

材料二: 2020年2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这是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是新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17个中央一号文件。一号文件提出了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供水保障水平、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教育质量、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农村社会保障、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农村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等8个方面的短板,围绕这些具体要求,要坚持从农村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尊重农民意愿,尽力而为、量力而行,逐项抓好落实。在强化“人地钱”要素保障上,针对优先保障“三农”投入、破解乡村发展用地难题、推动人才下乡、强化科技支撑作用、抓好农村重点改革任务等,一号文件提出一系列高含金量的政策。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复杂局面,我们要坚决补齐“三农”短板,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


概括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并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如何补齐“三农”短板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于2月5日发布。文件指出,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

要完成这两大目标任务,“三农”领域的突出短板必须补上,因此必须在产业发展上下功夫,将产业发展与“三农”工作融合在一起部署和推进。中央一号文件就此提出诸多措施:比如支持各地立足资源优势打造各具特色的农业全产业链,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又如加快建设国家、省、市、县现代农业产业园,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设,办好农村“双创”基地等。这些产业政策既符合实际,又有前瞻性,将现代农业与旅游业、农产品加工业等结合起来发展,对于农民增收和农村地区经济实力壮大都具有重要意义。

要在农村培育出发家致富的产业,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必须按照市场化原则,吸引更多的外来资本和技术到农村,推动农村在开放中实现快速发展;必须培养一批本地区农村产业发展的带头人,带动农村中的农民创业致富等。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产业发展对补齐“三农”短板的意义,并就国家如何推动农村产业发展提三条合理化建议。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