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15 组卷56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

2020年是脱贫攻坚战的最后一年,我们要坚决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脱贫攻坚,加强领导是根本。必须坚持发挥各级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落实脱贫攻坚一把手负责制,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一起抓,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各方参与是合力,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引领市场、社会协同发力,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脱贫攻坚格局。

脱贫攻坚,群众动力是基础。必须坚持依靠人民群众,充分调动贫困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坚持扶贫和扶志、扶智相结合,正确处理外部帮扶和贫困群众自身努力关系,培育贫困群众依靠自力更生实现脱贫致富意识,培养贫困群众发展生产和务工经商技能,组织、引导、支持贫困群众用自己辛勤劳动实现脱贫致富,用人民群众的内生动力支撑脱贫攻坚。

在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和疫情防控到了最吃劲的关键时刻,各民主党派中央对口帮扶的贫困县正逐渐摆脱贫困,准备昂首迎接小康生活的到来。助力脱贫攻坚,各民主党派一直在路上,他们围绕民族地区人口脱贫这一短板,发挥各自特长,大力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卫生等事业,为改变民族地区落后面貌贡献智慧和力量。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说明我国在脱贫攻坚中是如何发挥政治优势凝聚中国力量的。
19-20高一下·河北保定·期末
知识点: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意义我国政党制度的优越性各民族共同繁荣 政治角度考查新冠病毒疫情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0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京主持召开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分析当前形势,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凝心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扶贫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历史上的辉煌篇章。自2016年,我国“十三五”的脱贫攻坚正式启动,实施精准扶贫的最后工作体系和政策框架,已经基本上形成。我国的扶贫开发工作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的通知》是指导各地脱贫攻坚的行动指南:坚持精准扶贫脱贫,强化“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精准帮扶与区域整体开发有机结合;以民族地区、边疆地区为重点;以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为根本保障,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充分调动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的内生动力,大力推进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增强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确保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国家在政治与制度方面的优势,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自十八大以来领导人民进行扶贫攻坚战的重要法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是扶贫开发的根本保障,充分发挥我们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我们就一定能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到2020年,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我国应如何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打赢脱贫攻坚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脱贫攻坚是我们党向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党始终坚持对脱贫攻坚工作的全面领导,建立起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从中央到地方逐级签订责任书,明确目标,强化落实。十八大以来,全国共选派300万党员干部驻村帮扶,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广泛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以及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向贫困宣战;依靠人民群众的智慧与力量,激发人民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内生动力。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

材料二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贵州瓮安县委从“强化群众参与”破题,充分发挥群众在脱贫攻坚中的主体作用。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组织群众选举能人担任村委会干部,优化村委会的组成人员;建立村务咨事会、村民议事会,形成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多层次协商格局;在扶贫计划制定,到村到户项目的选择等方面,最大限度让贫困群众参与,把群众的意见建议吸纳到脱贫攻坚决策中;发动村民制定乡规民约,通过乡民立约、受约、互约来维护社会秩序、优化社会风气、提振村民精气神;在村务管理和村庄环境治理中,及时做好村务公开,全面保障贫困群众的知情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如今,瓮安县46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全县累计减少贫困人口14830户57962人。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在脱贫攻坚中为什么具有强大的领导力、组织力、执行力?
(2)结合材料二,运用民主管理的知识,分析瓮安县是如何发挥村民在脱贫攻坚战中主体作用的?
(3)基层社会治理中,要坚持自治、德治、法治相结合。如果你是决策者,请分别提出一条关于德治、法治的举措。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硬任务。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持续向贫困宣战。经过改革开放42年来的努力,我们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使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成功脱贫,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我们要清醒认识到,当前我国脱贫攻坚形势依然严峻,各级政府要坚定信心、勇于担当,把脱贫职责扛在肩上。“十三五”期间脱贫攻坚的目标是,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农村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同时实现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材料二: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党全国全社会共同努力下,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心血,是广大干部群众扎扎实实干出来的。中国的贫困治理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注重发挥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坚持中央和地方相结合,共同推动贫困地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协调发展,使贫困人口脱贫致富,走共同富裕之路。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我国为什么要开展脱贫攻坚战?
(2)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说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过程中是如何体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优势的?
(3)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请为“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写两条标语,要求紧扣主题,朗朗上口,每条 24字以内。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