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3 组卷14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实践出真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某班同学以“如何做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统一”为议题开展研学活动,搜集到以下三个事例:

事例一:甲地曾经是出名的矿山污染村。近年来,当地下定决心进行生态修复,坚持“护美绿水青山、做大金山银山、培育生态文化、构建制度体系”为主要内容和标志的“两山论”实践模式,把保护环境的意识融入生产生活的点点滴滴,发展特色农业、休闲旅游等富民产业,吃好“生态饭”。让“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的故事成为佳话,实现了腰包和生态的双赢。

事例二:乙地过去是绿草萋萋的大草原。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该地通过“体育+旅游+文化+娱乐”的形式,举办汽车越野赛、草原狂欢夜等各类户外赛事活动,吸引了大批游客到来,百姓的腰包鼓了起来。近年来,由于过度开发,草原出现了一道遭黄色的“伤痕”,“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昔日风光不再,游客数量大幅减少,百姓的腰包又瘪了下去。

事例三:丙地以前畜牧业发达,种植业和牧业曾是乡亲们的主要收入来源。近年来,该地新建了水库,为保护水源,采取了稻改旱、退耕还林、禁牧等政策。但因未能建立生态补偿长效机制,后续发展能力减弱,“饿着肚子保生态”的困境亟待解决。


1)比较上述三个事例,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知识,分析甲乙丙三地出现三种不同结果的原因。
2)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在建设美丽乡村中的作用。
3)为更好地了解深圳某社区的生态文明建设情况,你所在的班级准备开展“走进绿色社区”的调研活动,请你为这次活动设计三个调研主题。
2020·四川南充·模拟预测
知识点:文化的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导向和示范作用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的措施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引领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健康发展。

材料一 2020年3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浙江省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考察。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余村人靠着挖矿山、建水泥厂富起来;可是好景不长,造成了山体大面积破坏,环境污染严重。2005年8月,习总书记在余村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15年来余村坚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动产业绿色发展使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打好“绿色牌”,把生态文明理念落实到农村改革发展的各个环节。通过保护环境发展生产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深入人心,该村调结构、转方式,生态效益不断凸显,美丽乡村加速前行。余村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美丽乡村建设考核评价体系,在乡村振兴中推广清洁技术、使用清洁能源,以绿色考核“指挥棒”引领更可持续、更高质量的发展。把保护环境的意识融入生产生活的点点滴滴,吃好“生态饭”。改善了环境,曾经遍地垃圾、臭气熏天的现象不复存在,绿水青山、蓝天白云吸引着八方游客;贫困村民通过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生态产业脱了贫,“生态饭”带来了真金白银的收入和实实在在的好日子。

余村坚定不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描绘出一幅乌语花香、鱼翔浅底的美丽乡村画卷,让绿水青山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逐步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农民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其成功经验被全国美丽乡村建设学习借鉴。

材料二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崇尚自然,亲近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文化传统,其中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致中和”等理念,体现着深刻的生态哲学。孔子的“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阐明了自然界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孟子》强调“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形象地说明了对自然生态和资源的珍视。今天,建设美丽中国,既要继承“天人合一”思想,又要赋予时代内容,践行“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生态文明观。要把珍惜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等内容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之中,纳入群众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之中,倡导勤俭节约、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生态保护作为经济发展的新跑道。


(1)结合材料,运用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知识,分析余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是如何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
(2)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生态保护作为经济发展的新跑道。请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知识谈谈对此观点的认识。
(3)请你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三条政策性建议。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
某市自古山水富饶,环境优美。然而,上世纪50、60年代起为追求短期经济效益而毁林开荒、围湖造田、开山采矿,让这片曾经的“江南清丽地”因此蒙尘。新世纪初,在“GDP至上”的指挥棒下,不少地方都拿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以致出现经济效益低下、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新时期以来,该市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大力实施退耕还湖、退耕还林、水质净化等生态修复工程,关停一批对生态有较大破坏的落后产能,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结合本地特色资源发展茶园产业、生态养殖和乡村旅游,将生态优势变成经济优势。优美的生态环境吸引了国内外众多现代服务、生态旅游和高端制造等企业的入驻。如今,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年均增长13. 8%,增速排名全省第1位。休闲旅游业成为继装备制造业后又一产值突破千亿元的产业。该市被评为全国首个地级市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1)结合材料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
(2)运用价直观的相关知识,说明发展理念的转变是如何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
(3)请你为建设美丽中国拟写两条宣传标语。(要求:言简意赅、 朗朗上口,每条字数限制在20字)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