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6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2019年10月14日,国新办发表《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白皮书全面介绍中国粮食安全成就,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粮食安全的了解。白皮书全面总结反映了我国粮食安全取得的历史性成就,重点阐述了,我国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实施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举措,中国立足本国国情、粮情,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

坚持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实施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从严管控各项建设占用耕地特别是优质耕地,健全建设用地“增存挂钩”机制,实行耕地占补平衡政策,严守12000万公顷耕地红线。全面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提升耕地质量,保护生态环境。实施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推进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保护和调动粮食种植积极性,保障种粮农民收益。粮食生产不仅是解决粮食需求问题,更是解决农民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完善生产经营方式。巩固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调动亿万农民粮食生产积极性。积极构建多元市场主体格局。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鼓励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促进国有粮食企业跨区域整合,打造骨干粮食企业集团。健全完善粮食交易体系。搭建了规范统一的国家粮食电子交易平台,形成科学的国家粮食交易体系。稳步提升粮食市场服务水平。积极引导各地发展多种粮食零售方式,完善城乡“放心粮油”供应网络,粮食电子商务和新型零售业态发展态势良好。注重规划引领。深化粮食收储制度和价格形成机制改革。为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加快推动粮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发展粮食精深加工转化。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强化粮食生产科技支撑。深入推进玉米、大豆、水稻、小麦国家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大力培育推广优良品种。推广应用农业科技。科学施肥、节水灌溉、绿色防控等技术大面积推广,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为粮食增产发挥了积极作用。从而实现了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了粮食基本自给,不仅成功解决了近14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而且居民生活质量和营养水平显著提升,粮食安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结合材料,运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粮食安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的原因。
2020·甘肃武威·模拟预测
知识点:宏观调控的手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原因及内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粮食安全是事关人类生存的根本性问题。要保障粮食安全,必须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为此,农业农村部统筹实施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和稻谷补贴,加大农机购置补贴力度、种粮大户支持力度,让农民有了稳定预期;逐步完善粮食价格市场形成机制,优质优价,激活农民“调优”积极性;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社,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把小农户纳入粮食现代产业中,带动农民增收。

(1)结合材料,运用生产资料所有制与经济体制的知识,分析我国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多措并举的依据。

材料二   坚持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保障人民粮食安全,增进人民福祉。严格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2023年建设高标准农田1亿亩,累计建成高效节水灌溉面积4亿亩。实施黑土地保护性耕作8000万亩。大力推进种源等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贯彻落实种子法,强化种业知识产权保护,依法严厉打击套牌侵权等违法犯罪行为。2022年适当提高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稳定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和稻谷补贴政策,实现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主产省产粮大县全覆盖。开展订单农业、加工物流、产品营销等,提高种粮综合效益。加强智能粮库建设,促进人防技防相结合,强化粮食库存动态监管。做好化肥等农资生产储备调运,促进保供稳价。坚持节约优先,落实粮食节约行动方案,强化粮食安全教育,反对食物浪费。

(2)联系材料,分析我国政府在保障粮食安全问题上是怎样贯彻新发展理念的。

材料三   庭院经济即乡村小农经济或作坊式经济,是市场经济、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重点包括:发展特色种养,打造一批微茶园、微菜园、微果园、微菌园,就近满足城市消费;发展特色手工,发展一批非遗工坊、家庭工厂、手工作坊,开发乡村特色文创产品;发展休闲旅游,推出一批特色民宿、家庭旅馆、休闲农庄、农家乐、小型采摘园等,打造精品田园和美丽庭院;发展生产生活服务,创办一批电商销售点、直播带货点、快递代办点,增加农户经营收入等。

(3)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与社会》有关知识,说明发展庭院经济的积极意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L省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装备制造、石油化工、冶金、航空航海等产业,在国家产业布局中占有重要位置。为了更好的推动经济转型升级,L省打出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组合拳”。充分发挥产业教字化的场景资源优势和数字产业化的数据资源优势,一批智能工厂、智能车间、智能生产线加快布局,推动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消费品市场逐步恢复,扩内需、促消费政策效应释放,以网络购物、“无接触配送”为代表的线上消费快速成长,市场潜力进一步释放;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提出40项改革创新任务,涵盖健全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促进企业跨区域经营、持续提升投资和建设便利度等7个方面;对外贸易规模高位快增,坚持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2021年全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进出口增长18.4%;进一步完善生态文明领域统筹协调机制,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新成果。

材料二   粮食安全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为了确保粮食安全,中国共产党把握历史发展规律、掌握历史主动,在2022年2月出台的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要千方百计稳定粮食生产,要求各级省委政府落实责任,加大政策扶持,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让农民种粮有利可图;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强农业种子研究和创新,优化农业种子结构;通过对农民的技能培训,学会把信息技术与种植技术、农业机械化生产相结合,促进农业生产,给国家粮食安全、老百姓端牢饭碗增添了信心和底气。在2022年12月23日--24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总书记强调,2023年要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要让“中国饭碗”装满中国粮,必须要落实好会议提出的保障粮食安全的各项措施,“要严格考核,督促各地真正把保障粮食安全的责任扛起来。”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与社会》中坚持新发展理念的相关知识,阐述L省是如何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与法治》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中国共产党重视国家粮食安全的原因。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是关系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基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

2020年以来,江西省多措并举,用好补贴政策,切实稳定粮食产量产能,确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突出抓好早稻生产,特别是早稻面积减幅较大的县(市、区),早谋划、早部署、早落实,确保早稻面积稳定在1800万亩以上,双季稻面积稳定在3600万亩以上。对偏远山区、地力条件较差、机械作业较难的耕地,积极引导农民种植玉米、薯类等高效稳产粮食作物,作为粮食面积和产量的有效补充。积极发展订单模式,推广品质好、产量高的籼粳杂交稻、再生稻,力争全省优质稻订单面积1300万亩以上。坚守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全省耕地保有量不低于4391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不低于3693万亩。加强土地执法监管,坚决遏制耕地违法违规利用。强化粮食生产科技支撑,主动适应气候变化,合理调整播期和品种,提高粮食增产增效气候潜力,积极推广水稻绿色高质高效技术等增产技术,在关键农时节点组织专业技术力量开展指导服务,提升粮食单产水平。

加强农民继续教育,为有志于农业发展的农民提供机会,进行专业学习,培育出新型的职业农民。抓好粮食收购工作,贯彻落实粮食收储制度改革精神,正确把握好限量收购与保护农民利益关系,认真落实最低价收购政策。坚持优粮优购导向,积极引导市场化、多元化收购。充分发挥粮食产后服务体系作用,运用好粮食收购估用保证基金,落实有关税费减免政策。防止出现农民“卖粮难”。着力推动粮食和物资储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保江西粮食主产区地位更加巩固。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结合材料,分析江西如何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巩固粮食主产区的地位。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