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19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服务外包是指企业将其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某些环节或流程交由专业企业提供的活动。企业通过服务外包可以将资源聚焦于主业发展,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一直以来,我国服务业和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滞后。“中国制造”在全球产业链中处于中低端环节,“代工”的附加值不高,且对生态环境质量和工人身心健康造成危害。为推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在“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国务院和相关部委出台了多项政策,编制和执行了《中国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规划纲要》,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成绩显著。2019年我国企业承接服务外包执行额10695.7亿元,同比增长11.5%,其中,承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执行额1249.5亿元,同比增长12.4%。众包、云外包、平台分包等新模式不断涌现并快速发展,推动了零工经济等新兴就业形态的发展。我国服务外包产业新增从业人员103万人,其中大学(含大专)以上学历60.6万人。2020年1月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运用信息技术推进“服务+”,深化服务外包领域“放管服”改革,以推动国内外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助力“中国制造”向“中国服务”转型。


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服务外包产业对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积极影响。
2020·福建龙岩·三模
知识点: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原因及内涵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当下,新质生产力成为中国经济大海中强劲涌动的一股新浪潮。

材料一   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产业加速崛起是打造新质生产力的成功案例。2008年,我国首次推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据统计,各部门先后推出70余项支持措施;建立健全联合研发攻关机制,聚焦核心工艺、专用材料、关键零部件等短板弱项,从不同技术路径积极探索,提高了关键技术供给能力;打造产业链关键环节的生态主导型企业,形成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部件到整车制造和销售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体系。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持续快速增长,产销量均突破900万辆,新能源汽车出口120.3万辆,同比增长77.6%,成为推动全球汽车产业转型的重要力量。

材料二   新征程上,长三角外贸向“新”而行。数据显示,新兴产业、新兴市场、贸易新业态等新质生产力成为引领长三角区域进出口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动能。2023年,长三角区域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等“新三样”的出口总额达5419.2亿元,增长19.7%。其中,宁波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示范区与中东欧国家实现进出口贸易额504.7亿元,创历史新高。目前,长三角拥有32个跨境电商综试区,以低成本、高效率的方式连接全球供需,促进外贸转型升级。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说明新能源汽车产业加速崛起对打造新质生产力的启示。
(2)结合材料二,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说明新征程上长三角外贸如何向“新”而行。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正大力发展自身竞争力,同时与外界保持高度融合。

材料一   读懂经济大势,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是一面直观的“显示屏”。新时代十年来,绿色日益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单位GDP能耗下降26.4%,单位GDP水耗下降45%,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34.4%……2012年至2021年,我国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平均6.6%的经济增长,成为全球能耗强度降低最快的国家之一;2023年1至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9%,服务零售额增长19.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1%,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长7.9%……以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为主要内容的“三新”经济快速增长,2022年增加值首超20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达17.36%。2023年1至10月,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1.1%;2023年1至9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022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85%;2023年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实际增长5.9%,增速快于GDP增速。

材料二   广东、福建、海南三省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三省在加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的同时,不断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越来越多的外资投向先进制造、节能环保、科技创新等领域;越来越多企业积极开展对外投资及合作,开拓发展空间、增强竞争优势;着力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提供高水平制度供给、高质量产品供给、高效率资金供给;落实外资企业国民待遇,促进公平竞争,保障外资企业依法平等参与政府采购、招投标、标准制定,加大知识产权和外商投资合法权益的保护力度。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说明我国是如何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全球化”的相关知识,说明广东、福建、海南的做法对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启示。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截至2021年底,我国发明专利有效量为359.7万件,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7.5件,较上年提高1.2件。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有效发明专利79.2万件,较“十三五”末增加了11.4万件。国内拥有有效发明专利企业29.8万家,市场主体创新活力进一步激发,以高质量的知识产权,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1)结合材料一,谈谈保护知识产权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

材料二   当前国际格局和国际体系正在发生深刻调整。西方国家利用规则主导权优势对他国进行规范、锁定、控制(“规锁”),力求把他国的增长水平与空间限定在可以控制的范围之内,以保证其国际主导地位不受挑战。改革开放后,中国产业发展在融入世界经济体系过程中,与发达国家之间形成了依附发展的分工格局。这种分工格局虽然在一定阶段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开放红利,也使中国长期承受国际利润分配不平等的代价,在下游制造环节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竞争也越发紧张。随着产业竞争力不断提升,寻求突破的中国已成为西方国家的重点“规锁”目标。西方国家既要继续享受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提供的中低端好处,又要规避或阻止中国在高端科技术领域的赶超。

2022年4月11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指出,要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全面推动我国市场由大到强转变,为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坚强支撑。


(2)结合材料二并运用所学经济知识,分析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对打破西方国家“规锁”的积极意义。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