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7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20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经济数据:我国人均GDP首次突破1万美元!2019年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全年国内生产总
值(亿元)
全国居民人均可
支配收入(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
支配收入(元)
农村居民人均可
支配收入(元)
2019年数据990865307334235916021
比上年实际增长6.1%5.8%5.0%6.2%

(1)解读材料一中的经济信息。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从一个农业大国转变成一个拥有世界上最完整产业体系、最完善产业配套的制造业大国和世界最主要的加工制造业基地,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制造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钢铁、铜、水泥等数百种制造业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但技术密集度不高。在高端芯片、电子制造等领域自给率严重不足,高性能芯片仍依赖进口,自主品牌汽车占有率低。


(2)结合材料二,运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知识,为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提出合理化建议。
2020·天津南开·一模
知识点:宏观调控的含义和主要目标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原因及内涵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已被写入“十四五”规划。
       材料一   在2020年7月21日的企业家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内循环就是国内的供给和需求形成循环,外循环就是参与国际产业链的供给和需求形成的循环。
       材料二   我国具有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的多重优势。2019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41万亿元人民币,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57.8%,拉动GDP增长3.5个百分点。我国拥有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产业结构优化,综合制造能力全球领先.200多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产品质量提升。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在流通中普遍应用,传统流通的构成要素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平台经济、电子商务和新零售等流通新模式全球领先。我国与全球2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伙伴关系,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对国内外市场的技术、人才和资金等吸引力进一步增强。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企业应如何面对新发展格局。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的优势。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

材料一       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情况(单位:元)

组别20%低收入组家庭20%中间收入组家庭20%高收入组家庭
年份20144747.317631.050968.0
20207868.826248.980293.8
增长率65.75%48.88%57.54%

   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基尼系数2014年为0.469,2020年为0.468。

(基尼系数是指国际上通用的、用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收入差距的常用指标。基尼系数最大值为“1”,最小值为“0”,数值越低,表明财富在居民之间的分配越平均)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国经济总量突破100万亿元大关,位居世界第二。但因新冠疫情大流行而受阻的全球供应链,以及错综复杂的国外经济环境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方式、动力都需要转变。作为拥有全球门类最齐全的产业体系和配套网络的制造业大国,某些产品仍处在价值链的中低端,部分关键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过高;优质的养老、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供给不足,释放需求端动力需进一步发力。我国政府与市场关系需要进一步理顺,配置效率还有待提高。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1)概括材料一包含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一、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说明如何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广东省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18-2025年)》提出,到2025年,数字经济进入全面扩展期,整体发展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材料一   广东不仅是经济大省,也是数字经济大省,具备发展数字经济得天独厚的资源和优势。一方面,“广东制造”是中国制造业的领跑者,制造业资源丰富;另一方面,在软件开发领域,广东拥有庞大数量的ISV(独立软件开发商),拥有全国规模最大的软件产业和完善的基础芯片配套产业;据统计,2020年,广东省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约5.2万亿元,占GDP比重46.8%;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全国领先,截至2021年7月底,广东省累计建成5G基站13.4万座,居全国第一。

材料二   广东有400多万工业企业,90%以上是中小企业。目前广东企业“不会数字化、不敢数字化、不想数字化”的现象较为普遍。广东省虽然是全国规模最

大的芯片应用市场,但高端芯片自给率只有14%左右,严重依赖进口,数字化自主可控技术缺乏,“缺芯少核”亟须突破。广东应用型人才结构性短缺,市场急需“既懂工业又懂互联网”的跨界复合型人才。各类财政资金在支持方向、资金用途以及评审标准方面仍沿用传统思路,对解决数字经济新业态企业的痛点、难点问题的针对性不强,尤其对欠发达地区政策倾斜力度明显不够。产业环境有待进一步完善。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概括广东在数字经济发展方面的优势有哪些?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广东应如何引领数字经济强省建设?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