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3 组卷9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成舞剧,不生硬、不尴尬的太少了,《醒·狮》做到了雅俗共赏,做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族情怀完美结合。”首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国际舞蹈季于2019年6月25日启幕,承载着粤港澳大湾区同根同源历史底蕴的舞剧《醒·狮》作为开场舞蹈再次赢得了观众的认可。

《醒·狮》是我国第一部以国家级“非遗”项目广东醒狮为主题的大型民族舞剧,2018年公演以来,好评如潮的《醒·狮》已成为新时代传承岭南文化、连接粤港澳大湾区的新名片。随着《醒·狮》公演场次和观众好评的叠加,传统非遗项目醒狮也再次焕发新的生机。

“醒狮文化生生不息,醒狮气脉代代承传。我们一直想做醒狮题材的舞剧,但直到2013年在一次采风调研中才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入点,明确了以醒狮表现民族觉醒的核心主题。”广州歌舞剧院院长、总导演史前进表示,如何将传统非遗的魅力通过舞台剧的形式表现出来是舞剧编创的难点所在,为此他们花了不少心思。南狮、南拳、蔡李佛拳、大头佛、英歌舞、岭南曲风、广东狮鼓、木鱼说唱……《醒·狮》中的舞蹈设计几乎都能找到其文化“出处”。此外,该剧还将民族舞蹈与广东狮舞相融合,将南拳马步和广东醒狮特有的腾、挪、闪、扑、回旋、飞跃等技巧融入舞蹈语言,大开大合、刚柔相济,炫酷的观感体验无不体现着编创人员的智慧。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知识,说明舞剧《醒·狮》的成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启示。
19-20高二上·河北邯郸·期中
知识点: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文化创造的具体要求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广东醒狮,作为狮舞的一种,自古以来被认为是驱邪避祸的吉祥瑞物,每逢节庆或有重大活动,必有醒狮助兴。2006年,广东醒狮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舞蹈”类。2018年9月28日至30日,历经5年筹备、13稿打磨、70次修改、5个月封闭式.排练,由广州市委宣传部和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出品、广州歌舞剧院创演的大型民族舞剧《醒.狮》在广州大剧院首演。“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醒狮!”演出最后,屏幕上亮出这样一-行字,让每一位观众都热血沸腾。随着舞剧在广州的精彩亮相,有着共同文化基因的粤港澳大湾区以及海外华人都对《醒·狮》充满期待。在《醒·狮》的总导演史前进看来,能把这部有着岭南文化基因、展现中华民族抗争精神的剧目推向全省、全国乃至全世界,既能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建设贡献一份力量,也能够召唤起全球华人的家国情怀和文化乡愁。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塑造湾区人文精神。坚定文化自信,共同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发挥粤港澳地域相近、文脉相亲的优势,联合开展跨界重大文化遗产保护,合作举办各类;文化遗产展览、展演活动,保护、宣传、利用好湾区内的文物古迹、世界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支持弘扬以粤剧、龙舟、武术、醒狮等为代表的岭南文化,彰显独特文化魅力。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醒·狮》舞剧的热演给我们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带来的启示。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12月20日是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的日子。

2019年12月19日,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文艺晚会上演,刚毅雄健的功夫表演《濠江雄风》,深具传统韵味的越剧与南音表演,活力四射的现代舞和热情奔放的葡式土风舞,描绘出澳门中西文化荟萃交融的独特魅力,也让世人增加了对澳门文化的更多探寻。中华传统文化在澳门已传承数千年。一些从内地迁居澳门的先民,将自己的方言、文化和信仰带到澳门,使中华文化在此扎根。16世纪葡萄牙人到来,其他欧洲国家的传教士和商人也纷纷来到澳门。在这期间,澳门逐渐发展成为一个东西方文化隔墙相望,和而不同的海港名城。多族群、多语言、开放包容、文化多样是澳门文化最显著的特点。回归以来,澳门文化得到长足发展。2005年,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澳门历史城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自此,澳门文物保护的教育与推广得到了加强。在澳门,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成为澳门文化关键词,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重要的社会现象。目前,粤剧、凉茶配制、木雕等项目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回归以来,澳门锐意发展大型文化盛事,在原有基础上举办城市艺术节、国际青年舞蹈节、国际音乐节、妈祖文化旅游节等充满活力的文化活动。


内外部条件共同作用,推动了澳门文化的发展。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说明。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