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51

长江中游一带有数百个湖泊,调蓄洪水,消纳废物,是名副其实的“长江之肾”,有利于生态平衡。

早在唐、宋时期,这一带就通过围湖造田增加粮食产量,繁衍生息。新中国成立后,围湖造田 的速度和规模进入新的高潮,对解决当时的粮食问题起了一定的作用。然而,延续数百年的围湖造田使湖泊面积急剧萎缩,调蓄洪水的能力大幅度降低,人民生命财产遭受巨大损失。

人们痛定思痛,得出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正确算式。逐步退田还湖,进行综合治理。从而增加了蓄洪水面、蓄洪容积和湿地面积,湖区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除传统种植业外,还发展了养殖业、加工业等,湖区居民收入明显提高。


从联系的特点角度,简要分析人们为何从“围湖造田”转向“退田还湖”。
2014·上海普陀·一模
知识点:联系的含义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客观性联系的多样性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