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9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一带一路”倡议旨在高举和平发展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命运共同体,体现中华传统文化兼济天下的担当情怀、“民本”“重民”思想、“和合主义”精神等。该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与相关国家将倡议从蓝图转化为具体行动,各项建设成绩突出,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国际支持率明显上升。然而,由于东西方历史文化不同造成双方在思维方式、看待生存和发展的逻辑和标准等方面的差异,部分国家难以理解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因而来自部分国家的反对声音也不断增加,给倡议的进一步推进造成了相当的阻力。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通过的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是全球193个国家的谈判共识,最大限度地凝聚全球共识,是指导未来国际发展合作的重要纲领性文件。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与“一带一路”倡议在愿景目标、行动纲领等诸多领域存在契合之处,将两者进行有效对接有助于增强“一带一路”倡议的权威性,有助于国际社会理解和认同“一带一路”倡议的巨大价值,进而调动国际社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也是对他国质疑和误解的有效回应,是对恶意攻击的有力回击。

材料二:中国申请的世界自然遗产项目“中国黄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在43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的第54世界遗产和第14项世界自然遗产。中国拥有的世界遗产项目数已达55项遗产,数量与意大利并列世界第一位。为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振兴传统工艺,我国制定了《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我国传统工艺历史悠久、种类繁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态实践。但有些传统工艺中的“绝活”,正在淡出我们的生活。为实现传统工艺的振兴,必须以创新生活和市场需求为切入点,遵循工艺发展规律,挖掘传统文化,改进设计,改善材料,改良制作。


(1)有人认为:“‘一带一路’倡议为大多数人所认同,因而是真理性认识。”结合材料一,运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知识对此加以评析。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中国黄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
(3)改革开放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创造了条件。请就如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提三点具体建议。
19-20高三下·宁夏银川·阶段练习
知识点:文化遗产 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为人类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博爱包容、和平共荣的大同思想为解决当代人类面临难题提供重要启示。“一带一路”建设是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得以传播和认同的重要载体。

“一带一路”建设提出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多年来,中国与相关国家将倡议从宏伟蓝图转化为具体行动,各项建设成绩突出,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国际支持率明显领先。然而,由于东西方历史文化不同造成双方在思维方式、看待生存和发展的逻辑和标准等方面的差异,部分国家难以理解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因而,来自部分国家的反对、质疑和攻击声音也不断增加,给倡议的进一步推进造成了相当的阻力。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通过的《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是全球193个国家的谈判共识,能够充分表达世界各国的所想所思,最大限度地凝聚了全球共识,是指导未来国际发展合作的重要纲领性文件。《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与“一带一路”建设在愿景目标、行动纲领等诸多领域存在契合之处,将两者进行有效对接有助于增强“一带一路”建设的权威性,有助于国际社会理解和认同“一带一路”建设的巨大价值,进而调动国际社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也是对他国质疑和误解的有效回应,是对恶意攻击的有力回击。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价值将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运用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说明。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