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非选择题-解答题 较难0.4 引用2 组卷229
回答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问题
I.图 1 表示叶肉细胞内两个重要生理过程中 C、H、O 的变化。
(1)图 1 中甲生理过程所发生的场所是_____。乙过程中,A 被利用发生的具体场所是_____。 在 ①②③④过程中消耗ATP 的过程是 ____

(2)将番茄植株装在密闭容器中,一直给予适宜温度和光照。通入18CO2,当反应时间为0.5s 时,14C首先出现在糖类中。该实验运用_____技术来探究CO2中碳原子的转移路径。若改变某实验条件发现五碳化名物的含量快速降低,此时改变的实验条件最可能是_____

A. 增加光照强度   B. 增加CO2浓度   C.降低光照强度       D.降低CO2浓度
II.图 2 表示某科研小组为探究植物光合速率(光合作用减去呼吸作用后的净值)的变化情况,设计了由透明的玻璃罩构成的小室(如图 2-A 所示)。
(3)将该装置放在自然环境下,测定夏季一昼夜小室内植物氧气释放速率的变化,得到如图 2-B 所示曲线。夏季 14 时温度达到最高,研究表明此时光合作用的酶活性没有下降,但气孔开放度减少、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两个角度分析 e 点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是____
(4)结合图 2-A 和 2-B,装置刻度管中的液滴移到最右点是在一天中的_____点(回答时刻)。
III.在一定光照和适当的温度条件下, 测定 A 植物和 B 植物在不同浓度的CO2条件下的光合速率,结果如表 , 据表中数据回答问题。
CO2饱和时外界CO2的浓度(mg/L)CO2饱和时植物吸收CO2的量(mg/100cm2叶·小时)黑暗条件下植物释放CO2的量(mg/100cm2叶·小时)
A 植物1064
B 植物18108

(5)若 A 植物与 B 植物的受光总面积均为1m2,在CO2浓度为 20mg/L 的环境中,先光照11 小时,再黑暗 13 小时,A 植物和 B 植物哪个积累的有机物多?_____
17-18高一上·上海宝山·期中
知识点:有氧呼吸过程光反应、暗(碳)反应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环境条件骤变时光合作用过程中各种物质含量变化规律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综合计算问题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I.下面是有关植物代谢活动的简图。图表示叶肉细胞内两个重要生理过程中C、H、O的变化。

(1)图中乙生理过程所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____
(2)图甲过程中,B物质是_________;乙过程中,A被利用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在①②③④过程中消耗ATP的过程是__________
(3)将番茄装在密闭容器中,一直给予适宜温度和光照。通入14CO2,当反应时间为0.5s时,14C出现在三碳化合物中;反应时间为5s时,14C出现在糖类中。该实验是通过控制__________(条件)来探究CO2中碳原子的转移路径,该实验运用了_____________技术。若改变某实验条件发现五碳化合物的含量快速升高,此时改变的实验条件最可能是___________
II.图表示某科研小组为探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变化情况,设计了由透明的玻璃罩构成的小室(如图A所示)。

(4)将该装置放在自然环境下,测定夏季一昼夜小室内植物氧气释放速率的变化,得到如图B所示曲线。装置刻度管中的液滴移到最右点是在一天中的______点。
(5)在实验过程中的某段光照时间内,记录液滴的移动,获得以下数据。
每隔20分钟记录一次刻度数据
……24293234……

   不同时间液滴的刻度
该组实验数据是在图B曲线的_________段获得的。与b点相比,a点形成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要测定该植物真正光合作用的速率,该如何设置对照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I.在一定光照和适当的温度条件下,测定A植物和B植物在不同浓度的CO2条件下的光合速率,结果如表,据表中数据回答问题。
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外界CO2的浓度(mg/L)CO2饱和时外界CO2的浓度(mg/L)CO2饱和时植物吸收CO2的量(mg/100cm2叶·小时)黑暗条件下植物释放CO2的量(mg/100cm2叶·小时)
A植物41064
B植物818108

   CO2的浓度与变化量
(6)若A植物与B植物的受光总面积分别是1.2m2、2.5m2,在CO2浓度为20mg/L的环境中,先光照13小时,再黑暗11小时,则一天中A植物比B植物少增重_______g葡萄糖(相对原子量:C-12,O-16,H-1。取小数点后两位)。
(7)根据以上数据画出外界CO2浓度与A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关系曲线图。______
回答关于“生命的物质变化与能量转换”方面的问题
I。下面是有关植物代谢活动的简图。下图表示叶肉细胞内两个重要生理过程中C、H、O的变化。

1.图中乙生理过程所发生的场所是_____
2.图甲过程中,B物质是_____;乙过程中,A被利用发生的场所是_____。在①②③④过程中消耗ATP的过程是_____
3.将番茄装在密闭容器中,一直给予适宜温度和光照。通入14CO2,当反应时间为0.5s时,14C出现在三碳化合物中;反应时间为5s时,14C出现在糖类 中。该实验是通过控制_____(条件)来探究CO2中碳原子的转移路径,该实验运用了_____技术。若改变某实验条件发现五碳化合物的含量快速升高,此时改变的实验条件最可能是_
II。下图表示某科研小组为探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变化情况,设计了由透明的玻璃罩构成的小室(如图所示)。

1.将该装置放在自然环境下,测定夏季一昼夜小室内植物氧气释放速率的变化,得到如图6-B所示曲线。装置刻度管中的液滴移到最右点是在一天中的_____点。
2.在实验过程中的某段光照时间内,记录液滴的移动,获得以下数据。
每隔20分钟记录一次刻度数据
……24293234……

该组实验数据是在图B曲线的_____段获得的。与b点相比,a点形成的原因可能是_____。如果要测定该植物真正光合作用的速率,该如何设置对照实验?_____
III。在一定浓度的CO2和适当的温度条件下,测定某双子叶植物叶片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作用速度,结果如右表。表中负值表示二氧化碳释放量,正值表示二氧化碳吸收量。

在一天中,将该植物叶片置于10千勒克司光照下10小时,其余时间置于黑暗中,则每l00cm2叶片储存的葡萄糖是_____mg。(取小数点后一位)
银杏代谢,图1表示一个银杏叶肉细胞内发生的部分代谢过程,其中①~⑤表示反应过程,A~L表示细胞代谢过程中的相关物质,a、b、c表示细胞的相应结构,图2中T0~T1表示在适宜条件下生长的银杏幼苗的结构a中的某两种化合物,T1~T3表示改变某个条件后两种化合物含量的变化。请据图回答:

(1)银杏叶肉细胞中具有丰富的膜结构,能完成特定的生理活动,下列生理活动一定在生物膜上进行的是(  )。
A.二氧化碳的消耗B.氧气的生成C.ATP的生成D.H+的生成

(2)图1中表示一个银杏叶肉细胞内发生的部分代谢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多选)
A.图1中过程①、④过程发生的场所分别是叶绿体基质和线粒体基质
B.图1中③④⑤过程中产生能量最多的是⑤
C.图1中能产生ATP的场所是线粒体和叶绿体
D.图1中结构a中产生的ATP不能用于结构b中的代谢

(3)细胞中的ATP合成酶像一个“微型水电站”,其工作原理如图3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ATP合成酶有运输和催化功能
B.H+的跨膜方式是主动运输
C.线粒体内膜上ATP合成酶的数量较多
D.合成ATP的能量来源于膜内外的H+浓度差

(4)某兴趣小组想要研究银杏叶片中的色素分布,可以用
______(试剂)将色素从叶片中提取出来,并用
______(方法)将色素彼此分离。
(5)当环境条件适宜,图1中G=I、D=K时,该细胞的代谢特点是
______
(6)若图2中,在T1时刻突然降低CO2浓度,则物质甲、乙分别指的是
______
______。(编号选填)
①五碳糖C5②三碳化合物C3③NADPH④ATP
在一定光照、适当的温度、饱和CO2条件下,测定A银杏和B银杏从环境中吸收的CO2的量和黑暗条件下释放的CO2的量,结果如下表,据表中数据回答问题。


CO2饱和时CO2的吸收量(mg/100cm²叶·小时)

黑暗条件下CO2的释放量(mg/100cm²叶·小时)

A银杏

6

4

B银杏

10

8

注:CO2饱和点是指当空气中的CO2浓度增加到一定程度后,植物的光合速率不会再随CO2浓度的增加而提高时的CO2浓度。
(7)据表分析,在一定光照、适当的温度、CO2饱和条件下,A银杏植株叶绿体吸收CO2的最大速率为
______mg/100cm²叶·小时。
(8)在一定光照、适当的温度、饱和CO2条件下,若日光照时间相同,相同叶面积的A银杏与B银杏相比,一天内积累的有机物量将会是怎样的?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