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非选择题-解答题 较难0.4 引用2 组卷271
某学校研究小组利用叶面积相等的 a、b 两种植物的叶片分别进行了以下两组实验(假设两组实验在相同且适宜的温度下进行,且忽略光照对呼吸作用的影响):
实验一:将a、b两种植物的叶片分别放置在相同的密闭小室中,给予充足的光照,利用红 外测量仪每隔5min测定小室中的CO2浓度,结果如图1所示。
实验二:给予不同强度的光照,测定a、b两种植物叶片的C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结果如图2所示。请据两图分析回答:

   

(1)当实验一从开始经过10min,a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比b植物_____
(2)实验二中,若给予的光照强度为x klx(A<x<B),每日光照12小时,一昼夜中b植物的干重将_____
实验三:图 A 是某地农民蔬菜大棚内一昼夜CO2浓度的变化情况;图B是某实验小组为测定某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而设计的实验装置。请回答:

   

(3)图A中E点时叶肉细胞产生的O2的扩散路径是_____
(4)若图B中乙装置是为排除环境因素的干扰而设置的对照组,则其与甲装置的区别应 为_____
(5)若实验进行1小时后,乙装置中红墨水滴向右移动了0.5cm,而甲装置在测定光合作用强度时移动了4.5cm,测定呼吸作用强度时移动了2.5cm,则在昼夜恒温的条件下,给予适宜光照12小时,黑暗12小时,则一昼夜该植物体葡萄糖的积累量是_____cm(用红墨水的移动距离表示)。
实验四:绣线菊是一种常见的园林栽培灌木,花色绚丽,品种繁多。
(6)研究发现植物能对温度的变化做出适应性改变。另外将15℃生长的绣线菊A和绣线 菊B置于10℃下低温处理一周,分别测定两种植物低温处理前后最大光合速率、光补偿点 以及叶肉细胞叶绿体内蛋白质表达量的变化(如下表 )。
①结合表中数据,概括绣线菊A在低温处理前最大光合速率高于绣线菊B的原因:_____
蛋白质 序号蛋白质名称或功能绣线菊 A绣线菊 B
处理前表达量处理后表达量变化处理前表达量处理后表达量变化
ATP合成酶0.45不变0.30下降
固定二氧化碳的 X酶0.18下降0.14不变
传递电子0.52下降0.33下降
固定二氧化碳的 Y酶0.14不变0.00上升

②运用已有知识,结合表中数据分析低温处理后两种绣线菊最大光合速率下降的共同原因 是:原因一_____;原因二_____
19-20高三上·天津和平·阶段练习
知识点: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在物质和能量代谢上的区别与联系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综合计算问题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某研究小组利用叶面积相等的A、B两种植物的叶片分别进行了以下两组实验(假设两组实验在相同且适宜的温度下进行,且忽略光照对呼吸作用的影响):
实验一   将A、B两种植物的叶片分别放置在相同的密闭小室中,给予充足的光照,利用红外测量仪每隔5min测定小室中的CO2浓度,结果如图1所示。
实验二   给予不同强度的光照,测定A、B两种植物叶片的C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结果如图2所示。请据图分析回答:

(1)25~40min期间两个密闭小室内CO2含量相对稳定的原因是________。根据图1结果推测,如果将A、B两种植物混合种植在一个密闭环境中,能存活较长时间的是___________
(2)当实验一从开始经过10min(此点两曲线相交),A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比B植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二中,光照强度为a klx时,A植物产生[H]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B植株产生的O2的去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给予的光照强度为x klx(a<x<b),每日光照12小时,一昼夜中A植物的干重将_________,B植物的干重将______________
(5)若将B种植物体形态、大小、生理状况相同的绿叶分成四等份,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h,再用适当的相同的光照射1h,测其重量变化(假设在光下和黑暗条件下,细胞呼吸消耗有机物量相同),得到下表的数据。请分析回答:

   

1

2

3

4

温度/℃

27

28

29

30

暗处理后重量变化/mg

-1

-2

-3

-1

光照后与暗处理前重量变化/mg

+3

+3

+3

+1


根据本实验所测数据,该绿叶细胞呼吸速率最高的温度是______________; 30℃时真正光合速率为:_________mg/h。
绣线菊是一种常见的园林栽培灌木,花色绚丽,品种繁多。为研究绣线菊品种A和品种B的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曲线,研究者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

(1)在8:00~10:00之间,品种A叶肉细胞产生的O2的扩散路径是________________
(2)品种B在甲、乙两点时,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制造的有机物总量_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相等。
(3)研究发现植物能对温度的变化做出适应性改变。将15℃生长的绣线菊A和绣线菊B置于10℃下低温处理一周,分别测定两种植物低温处理前后最大光合速率(图2)、光补偿点(图3)以及叶肉细胞叶绿体内蛋白质表达量的变化(表)。


①酶①位于_____________;酶④位于________
②结合表1数据,概括绣线菊A在低温处理前最大光合速率高于绣线B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运用已有知识,结合表1数据分析低温处理后两种绣线菊最大光合速率下降(图2)的共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光补偿点指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CO2等于呼吸作用释放的CO2时所对应的光强,据图3分析,更适于在北方低温弱光环境下生存的是绣线菊B,这是因为低温处理后________
A.绣线菊A光补偿点下降,说明其在低温下利用弱光的能力更强
B.绣线菊A光补偿点降幅显著大于绣线菊B的降幅,说明其低温诱导的效率更高
C.绣线菊B光补偿点显著低于绣线菊A,说明其在低温下利用弱光的能力更强
D.绣线菊B光补偿点降幅小,说明低温对其的诱导效率更高
某学校生物研究小组利用叶面积相等的a、b两种植物的叶片分别进行了以下两组实验(假设两组实验在相同且适宜的温度下进行,且忽略光照对呼吸作用的影响)。
实验一 将a、b两种植物的叶片分别放置在相同的密闭小室中,给予充足的光照,利用红外测量仪每隔5min测定小室中的CO2浓度,结果如图1所示。
实验二 给予不同强度的光照,测定a、b两种植物叶片的C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结果如图2所示。

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1中在低浓度CO2时,固定CO2能力较强的植物是:_________。0﹣20min导致b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减弱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在图2中当光照强度为Cklx时,每平方米的b植物叶片一小时合成的葡萄糖质量是相同情况下a叶片的________倍。
(2)分析数据,实验一从开始经过10min,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a植物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b植物,原因是:___________
(3)若在第5min时,CO2浓度突然升高,a植物C5含量在短时间内将_____(填“升高”、“降低”“不变”) ;C点将向____移动(填“向左”、“向右”“不移动”)。
(4)2540min两个密闭小室内CO2含量相对稳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5)实验二中,若给予的光照强度为xklx(A<x<C),每日光照12h,一昼夜中a植物的干重将(增加、减少或不变):_______________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