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非选择题-解答题 困难0.15 引用1 组卷768
水稻为二倍体植物,科研人员发现了一株雄性不育突变株58S,该突变株在短日照下表现为可育,长日照下表现为雄性不育。
(1)为确定58S突变株雄性不育性状是否可以遗传,应在___________条件下进行________实验,观察子代是否出现雄性不育个体。
(2)为研究突变株58S水稻雄性不育的遗传规律,分别用不同品系的野生型(野生型58和野生型105)进行如下杂交实验,实验结果见表1。
表1突变体58S与野生型58和野生型105杂交实验结果

组别

亲代

F1

F2

实验一

58S(♂)×野生型58(♀)

全部可育

683可育

227雄性不育

实验二

58S(♀)×野生型58(♂)

全部可育

670可育

223雄性不育

实验三

58S(♂)×野生型105(♀)

全部可育

690可育

45雄性不育

实验四

58S(♀)×野生型105(♂)

全部可育

698可育

46雄性不育


通过实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较说明58S雄性不育性状为位于野生型58细胞核的单基因隐性突变。实验三和实验四的F2中可育与不可育的比例均约为15:1,说明58S雄性不育性状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基因决定的。
(3)科研人员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一株新的雄性不育单基因隐性突变体105S,为研究105S突变基因与58S突变基因的关系,将突变体105S和58S进行杂交,若子一代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两者的突变基因互为等位基因;若子一代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两者的突变基因互为非等位基因。
(4)研究发现,水稻的可育性主要由(M,m)和(R,r)两对等位基因决定,基因型不同其可育程度也不相同,相关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不同基因型个体的可育性程度

基因型

MMRR

MMrr

MmRr

Mmrr

mmRR

mmrr

可育性%

97%

84%

61%

20%

5%

1%


从上表可以推测基因与可育性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山东·模拟预测
知识点: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应用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通过雄性不育机制的研究可大幅降低杂交水稻的培育难度,对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科研人员发现两个光周期依赖的雄性不育突变株,对其进行研究。
(1)A基因编码水稻花药正常发育必要的转录因子,A基因突变体(aa)表现为短日照条件下完全雄性不育,长日照条件下育性正常,AA和Aa在长日照、短日照条件下均育性正常。这体现出生物性状由_____共同控制,A与a基因的根本差别是_______
(2)B基因编码水稻花药正常发育必要的另一种转录因子,纯合的B基因突变体(bb)在长日照条件下雄性半不育(花粉只有50%可育),短日照条件下育性正常,BB和Bb在长日照、短日照条件下均育性正常。对B和b基因的测序结果如图1
   
据图1分析,B基因突变体(bb)长日照条件下雄性半不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3)为探索A、B基因在花粉育性中的作用,科研人员构建了双隐性突变体(aabb),检测野生型和双隐性突变体在长日照和短日照条件下的花粉育性,结果如图2结果显示,双隐性突变体的表型是____________,这说明在花粉发育中, A、B基因的作用关系为___________
   
(4)育种工作中以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亲本杂交,F1自交,得到F2则短日照条件下F2基因型、表型对应关系可能是____________。若F2表现型比例为____________,不可以证明这两对基因能独立遗传。
(5)科研人员构建了A、B基因的启动子相互交换的重组表达载体(如图3),在短日照条件下得到图4所示结果。
   
本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___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