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非选择题-解答题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295
现代地球上生活的各种生物都是由古代的生物进化而来的。科学家根据亲缘关系的远近,用生物“进化树”(如下图所示)形象简明地表示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请据图回答:
(1)进化树中鲫鱼及其以上树枝上所标注的动物,它们共同的特征是身体背部________
(2)标号②代表的动物,其发育类型属于________
(3)进化树上标出的最高等的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是________
(4)观察进化树,得出的信息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丹顶鹤由扬子鳄直接进化而来
B.珙桐与桫椤的亲缘关系较海带近
C.标号③代表的植物,其种子外面无果皮包被
D.生物进化遵循由水生到陆生、由单细胞到多细胞、由低等到高等、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
19-20高一·全国·课时练习
知识点: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1831年,年仅22岁的达尔文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仔细考察了所到之地动植物的化石,发现许多现象是传统观点难以解释的。通过大量的观察和思考,最终他坚信生物是不断进化的,并提出了自然选择学说。
(1)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的证据是_______。此外,胚胎学、__________以及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研究,都给生物进化论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2)下列有关生物有共同祖先证据的叙述,正确的是(          
A.鲸的鳍和猫的前肢骨骼结构相似,支持现有的脊椎动物有共同的原始祖先的观点
B.大量的化石证据证实了生物是由原始的共同祖先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进化而来
C.脊椎动物在胚胎发育早期有鳃裂和尾,支持人和其他脊椎动物有共同祖先的观点
D.不同生物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序列存在差异,不支持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观点
(3)以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地雀为例,请完成以下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模型 ________

(4)现代进化理论以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综合了现代遗传理论等,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更科学的解释。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一个物种的形成或灭绝会影响若干其他物种的进化
B.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了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C.生物变异导致种群基因频率朝着一定方向发生改变
D.新物种的形成不一定必须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

雄绿头鸭的羽毛有美羽和素羽之分,假设由一对等位基因 A、a 控制雄鸭的羽毛性状,A 决定美羽,a决定素羽。美羽雄鸭羽毛艳丽易被天敌发现,但有利于雌鸭的识别,避免与近似鸭种错交,使生殖失败;素羽雄鸭易躲避天敌,但不利于雌鸭的识别。
环境一:近似鸭种多而天敌少的地区;
环境二:近似鸭种少而天敌多的地区;
环境三:食物比较丰富,近似鸭种少天敌也少的地区;
环境四:食物比较贫乏,没有近似鸭种而天敌数量多的地区。
(5)下列基因频率变化图像与四种环境的对应关系是:

①对应环境_____   ②对应环境_____ ③对应环境_____ ④对应环境_____
(6)科学家们对绿头鸭生活的某一湖泊里不同深度的138种鱼类进行了研究,绘制了部分鱼类的演化过程图(下图中不同数字和字母代表不同的鱼类种群)。由种群X进化成为③④历程约为500万年,③和④成为不同物种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
研究者对某保护区内鸟类资源调查过程中,发现保护区内有MG、CE、DP、DW四个地雀种群,其中只有地雀MG与地雀CE可以交配产生可育后代,其余地雀之间不能互相交配。在不同生活季节中,地雀数量有很大差异。下图1所示为三年间地雀DW种群越冬个体某种基因频率的调查结果。

   

(1)判断DW种群发生了进化的理由是___________。研究显示,保护区内地雀喙的形态与ALX1基因高度相关。下图2显示MG、CE、DP、DW四种地雀ALX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多样性。

   

(2)造成地雀ALX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多样性的本质是_____。以下分析错误的是_______
A.与MG亲缘关系最近的是CE                  B.与DP亲缘关系最远的是DW
C.DP和DW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D.地雀喙的形态差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研究者发现,保护区内很多地雀都爱捕食某种蛾,这种蛾因具有多种体色而被捕率不同。对该种蛾的两个种群进行种群密度调查,结果如下表。
基因型A种群(只)B种群(只)
WaWb2000
WaWa50120
WbWc100200
WcWc15050
WaWc10080
(3)由于地雀的捕食,B种群中WbWc的个体明显增多,对这个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________。
A.人工选择B.适者生存C.用进废退D.定向变异
(4)以下对A种群和B种群的分析比较正确的有___________。
A.Wa基因在A种群中的频率为33%
B.B种群中具有WaWb的物种已经灭绝
C.地雀对蛾的选择性捕食决定了蛾的进化方向
D.就W基因而言,A种群的遗传多样性高于B种群
(5)已知上述A和B种群中每个个体有104对基因,每个基因的突变概率都是10-5,则种群A中出现突变的基因数是___________
库蚊的进化
库蚊又称家蚊,种类繁多,是我国主要的嗜血室内蚊,其中淡色库蚊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致倦库蚊主要分布在南方,上海地处两种类群的交叉地带,出现了淡色库蚊、致倦库蚊以及两者中间型(两者杂交后代,可育)同时存在的分布特征。
(1)中间型的存在可推测淡色库蚊和致倦库蚊之间不存在_____________。
A.地理隔离B.生殖隔离
(2)淡色库蚊和致倦库蚊_____________(属于/不属于)同一物种。
A.属于B.不属于
(3)中间型个体性状与淡色库蚊、致倦库蚊都不完全相同,主要原因应是繁殖过程中发生了_______________。
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C.染色体数目变化D.染色体结构变化
(4)典型的北方淡色库蚊与典型的南方致倦库蚊在成蚊腹节背板淡色基带、幼虫呼吸管的形状等方面有明显差异,两种群形成这些显著差异的原因包括_____________。(多选)
A.两种群都能发生基因突变B.两种群个体数目有较大差异
C.两种群所处地域环境不同D.地理隔离阻断了两种群的基因交流
(5)淡色库蚊的krd基因使其产生了抗药性。科研人员以杀虫剂溴氰菊酯和淡色库蚊为材料,对蚊的抗药性机制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如图所示。相关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多选)
A.溴氰菊酯的使用导致淡色库蚊出现抗药基因kdr,进而出现抗药性
B.淡色库蚊抗药性的进化是溴氰菊酯的选择压力对种群定向选择的结果
C.淡色库蚊抗药性的发生和发展完全由抗药基因kdr的频率决定
D.实际生活中应采用不同种类杀虫剂轮用的方式来延缓淡色库蚊抗药性的发展

稻富库蚊和凶小库蚊是否属于同一物种多年来存在争议。近年崇明东滩持续发现上海少见的稻富库蚊,研究人员采集崇明稻富库蚊,提取其线粒体COI基因片段并测序,计算与其他几种库蚊之间的遗传距离,结果如表。遗传距离可用来衡量物种之间或同一物种的群体之间的遗传差异的程度,在动物中COI序列的种内遗传距离通常不超过0.02。4个蚊种COI序列的种内和种间遗传距离如表所示。

蚊种

稻富库蚊

三带喙库蚊

淡色库蚊

凶小库蚊

稻富库蚊

0.003

三带喙库蚊

0.107

0.008

淡色库蚊

0.076

0.098

0.001

凶小库蚊

0.047

0.116

0.069

0.011

(6)提取稻富库蚊线粒体COI基因片段并进行测序比较,可为生物进化提供______________。
A.化石证据B.比较解剖学证据
C.细胞生物学证据D.分子生物学证据
(7)分析表数据可知,4个蚊种中,种内线粒体COI基因片段碱基序列差异性最小的是_____________。
A.稻富库蚊B.三带喙库蚊C.淡色库蚊D.凶小库蚊
(8)分析表数据可知,4个蚊种中,与稻富库蚊亲缘关系最远的是_____________。
A.稻富库蚊B.三带喙库蚊C.淡色库蚊D.凶小库蚊
(9)判断并简要说明崇明采集的稻富库蚊与凶小库蚊是否属于同一物种_____________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