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非选择题-解答题 适中0.65 引用3 组卷221
为治理生活污水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某地用芦苇、凤眼莲、藻类植物(轮叶黑藻)、鱼、浮游动物、细菌、真菌等构建的人工湿地处理污水(如图 1 所示),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凤眼莲能分泌对藻类繁殖具有抑制作用的物质,凤眼莲通过传递______信息与藻类形成的种间关系是 ___,说明信息传递对于生物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意义。 通过放养鱼苗、水禽等动物,种植莲藕、芦苇等水生植物,可增加湿地生态系统的___稳定性。
(2)该湿地的植物有挺水植物、浮游植物、沉水植物等,湿地植物的这种分布体现了群落的_____结构。 湿地中能分解污水中有机物的细菌、真菌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向水体中通入空气能提高污水处理效果,原因是__________
(3)图 2 是该湿地生态系统食物网的一部分,其中属于次级消费者的有_____,若蝌蚪从水蚤和植物中同化的能量比例相同,则流入蝌蚪的能量每增加10 KJ,按能量传递效率为 20%计算,需要消耗植物同化的能量为_____ KJ。
19-20高三下·黑龙江哈尔滨·开学考试
知识点:植物的生长型和群落结构能量流动的相关计算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作用及传递过程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某城市人工湖受到生活污水(主要含有机物)污染,科研人员用芦苇、凤眼莲、轮藻、鱼、浮游动物、细菌、真菌等生物构建的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1)芦苇根部细胞的分泌物抑制小球藻等浮游植物的生长和繁殖,该分泌物属于__________信息。当地农户因地制宜创作芦苇画,点缀美丽乡村,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价值。
(2)人工湿地从中心处到近岸处依次生长着金鱼藻、浮萍和芦苇等生物,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_结构。随着人工湿地物种丰富度增加,群落的优势种也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属于群落的___________演替。湿地中能分解污水有机物的细菌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______,向水体中通入空气能提高污水处理效果,原因是___________
(3)流入该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_________。植物所固定的能量一部分用于呼吸作用,另一部分用于___________。下图为该人工湿地局部食物网,据图分析鲢鱼粪便中的能量属于__________同化的能量。若鲢鱼从植物和浮游动物中同化的能量比例为5:1,则流入鲢鱼的能量每增加1kJ,需要消耗植物同化的能量为___________kJ(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若含难降解的有毒物质的污水大量排入该生态系统,则白鹭体内有毒物质的积累量最大,该现象称为__________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