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非选择题-实验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52
朱鹮有“东方宝石”之称,曾一度濒临灭绝。为了拯救野生朱鹮,我国各级政府和机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我国野生朱鹮的种群数量由1981年的7只发展到2016年的2200多只。回答下列问题:
(1)在资源不受限制、没有天敌的理想条件下,朱鹮种群的增长曲线呈_______型。导致野生朱鹮大量减少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对朱鹮最有效的保护措施是____________
(2)某同学为了调查该区域内朱鹊和红腹锦鸡的种群密度,在该区域内随机设置了若干捕鸟网。捕获结果统计如表:

捕获总鸟数

朱鹮

红腹锦鸡

第一次捕捉

100

46(捕获后放生)

43(标记后放生)

第二次捕捉

102

42(其中6只标记)

36(其中9只标记)


该区域朱鹮大约有__________只,由于标记的个体被再次捕获的概率下降,所以计算的结果会__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某种细菌寄生在朱鹮体内,科研工作者发现该种细菌每20分钟繁殖一代,若该细菌初始数量为N0个,则3小时后该细菌数量用数学模型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知识点: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种群数量增长曲线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黑龙江长白山脉林场的樟子松人工幼林规模较大,但鼠害(有平鼠、田鼠、花鼠、鼢鼠等)严重影响着其生长质量。
(1)由于栽种时间相同,同一片樟子松人工幼林长势比较整齐,没有明显的高株和矮株。此地的樟子松人工幼林群落在垂直方向上________(填“有”或“没有”)分层现象,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于一个鼠种群而言,它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某同学为了调查该区域内田鼠和平鼠的种群密度,在该区域内随机设置了若干捕鼠装置。捕获结果统计如表:
捕鼠总数田鼠平鼠
第一次捕捉10046(标记后放生)43(标记后放生)
第二次捕捉10242(其中6只标记)36(其中9只标记

该区域田鼠大约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由于标记的个体被再次捕获的概率下降,所以计算的结果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林区采用不育剂、拒避剂(老鼠阳到会远离)等环保型鼠药治理鼠害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从种群的数量特征考虑,不育剂、拒避剂的使用使林区鼠种群数量下降的原因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
(4)在人工幼林中引入蛇、猫头鹰等可以抑制鼠类的繁衍和生长,防鼠效果好而且持续时间长。从K值的角度分析,该措施防治鼠害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