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非选择题-解答题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215
人们对氧感应和氧稳态调控的研究开始于一种糖蛋白激素—一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当氧气缺乏时,肾脏分泌EPO刺激骨髓生成新的红细胞,调控该反应的“开关”是一种蛋白质——缺氧诱导因子(HIF)。研究还发现,正常氧气条件下,细胞内的HIF会被蛋白酶降解,缺氧环境下,HIF会促进缺氧相关基因的表达,使人体细胞适应缺氧环境。回答下列问题。
(1)EPO、EPO受体、HIF共有的元素组成是___________________
(2)细胞中与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合成和分泌有关的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体剧烈运动一段时间后,人体细胞产生HIF______(填“增多”或“减少”)+,体细胞呼吸作用的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青海多巴国家高原体育训练基地海拔2366米,中长跑运动员在比赛前常常到该基地训练一段时间,从氧稳态调控角度分析中长跑运动员前去训练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肿瘤的生长需要生成大量的血管以供应营养,肿瘤快速生长使内部缺氧,诱导HIF的合成,从而促进血管生成和肿瘤长大。请据此提出治疗肿瘤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
19-20高三上·山东临沂·期中
知识点: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细胞感知和适应氧气变化的机制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长期生活在平原地区的人进入高原低氧地区后会出现头痛、乏力、心跳加快等高原反应的症状。红细胞生成素是一类主要由肾脏产生的糖蛋白,它可以促进红细胞的生成。研究发现,缺氧条件能刺激红细胞生成素的产生。回答下列问题:
(1)外界环境的O2可以通过血液和组织液运输进入人体组织细胞,而人体组织细胞产生的CO2又可以通过血液和组织液运输排出机体,这体现了内环境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
(2)人出现高原反应时,机体的内环境稳态________(填“已”或“未”)失调。长期生活在平原地区的人,进入黄土高原后一般不会产生高原反应,但进入海拔更高的青藏高原后却很容易产生高原反应,这说明____________
(3)研究表明,人体缺氧时,体内的脯氨酸羟化酶就无法发挥作用,导致低氧诱导因子(HIF)不能被蛋白酶水解,HIF能促进缺氧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使细胞适应缺氧环境,据此所研制的改善缺氧症状的药物作用机理可能是_________(答出两点)。
(4)青海多巴国家高原体育训练基地海拔2366米,中长跑运动员在比赛前常常到该基地训练一段时间,从氧稳态调控角度分析中长跑运动员前去训练的原因是:_________。人在高原地区居住一段时间,红细胞数量达到一定值后,红细胞的数量不再增加,这种调节机制属于_______调节。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