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非选择题-实验题 较难0.4 引用2 组卷307
科学家利用细胞融合技术研究细胞膜的结构特性,进行了下列实验。
(1)将鼠细胞和人细胞在__________培养箱中培养一段时间,用__________处理,获取实验用的单细胞悬液。
(2)将两种细胞在37℃下混合培养,在培养液中加入__________诱导融合,形成融合细胞。
(3)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将连接了荧光染料的抗体与融合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培养,抗体与融合细胞的膜蛋白(抗原)特异性结合,其目的是标记膜蛋白,以便于显微镜观察。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融合细胞表面荧光的颜色和__________。开始时,鼠的细胞为绿色,人的细胞为红色,两种颜色不混合;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红绿荧光交替分布的“嵌合体”。统计__________,结果如图所示。

(4)科学家据此提出两种解释嵌合体形成的假说。
假说一:融合细胞合成了新的膜蛋白;
假说二:原有膜蛋白在细胞膜平面上运动。
①使用__________抑制剂和ATP合成抑制剂分别处理融合细胞,均对嵌合体形成没有显著影响,这个结果否定了假说一。
②在15℃、20℃和26℃的培养温度下重复上述实验,这些实验的结果为__________,为假说二提供了证据支持。
上述实验表明,细胞膜结构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17-18高三上·北京·阶段练习
知识点: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动物细胞培养技术验证性实验与探究性实验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题目:
(1)在真核细胞中,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有关,而且能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有序性的细胞结构是_____________。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
Ⅱ.科学家利用细胞融合技术研究细胞膜的结构特性,进行了下列实验。
将鼠细胞和人细胞在CO2培养箱中培养一段时间,经处理获取实验用的单细胞悬液。将两种细胞在37℃下混合培养,在培养液中加入促融剂诱导融合,形成融合细胞。
(2)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脂质中磷脂最丰富,还有少量_____________。用荧光染料标记膜蛋白,以便于显微镜观察。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融合细胞表面荧光的颜色和分布,开始时鼠的细胞为绿色,人的细胞为红色,两种颜色不混合;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红绿荧光交替分布的“嵌合体”。统计_____________,结果如下图所示:

(3)科学家据此提出两种假说解释嵌合体的形成。
假说一:融合细胞合成了新的膜蛋白;假说二:原有膜蛋白在细胞膜平面上运动。
①使用________抑制剂和能量抑制剂分别处理融合细胞,均对嵌合体形成没有显著影响,这个结果否定了假说—。
②在15℃、20℃、26℃的培养温度下重复上述实验,若随着温度上升嵌合体比例________,则有利于支持假说二。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