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非选择题-实验题 较难0.4 引用2 组卷412
埋在土中的种子萌发时为了成功破土而出,幼苗的下胚轴顶端会产生曲折,将幼弱的子叶和顶端分生组织弯向下生长,这种弯曲的构造称为“顶端弯钩”(见图 一)。为研究顶端弯钩产生的机理,科研人员在无土黑暗条件下给予黄化幼苗外源植物激素处理,幼苗的生长状况如图二所示。

(1)油菜种子(脂肪为主),与等质量的玉米种子(淀粉为主)相比,油菜种子萌发时消耗的氧气多。这与脂肪氧化分解时产生的中间产物_____________比等质量淀粉的多有关。
(2)图二中,不能形成顶端弯钩的实验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乙烯在物理性质上与其他常见植物激素的不同点是___________;茉莉素能___________(填“拮抗”或“协同”)乙烯在顶端弯钩形成中的作用,由此可说明植物生命活动是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3)进一步研究发现,顶端弯钩的形成与HLSI基因有关,用乙烯处理细胞得到的结果如表所示,据此分析,乙烯作用的分子机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7·河南洛阳·二模
知识点: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不同的植物激素对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实验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资料I:埋在土中的种子萌发时为了成功破土而出,幼苗的下胚轴顶端会产生曲折,将幼弱的子叶和顶端分生组织弯向下生长,这种弯曲的构造称为“顶端弯钩”(如图1所示),它的形成防止了子叶与顶端分生组织在出土过程中与土壤直接触碰而造成的机械伤害。

(1)图2是在黑暗条件下给予黄化幼苗(野生型和hls1突变体)外源植物激素时幼苗的生长状况。在图中可以看到野生型的个体中标号______(填字母)“顶端弯钩”现象最明显,初步推断乙烯____(促进/抑制)顶端弯钩的形成,茉莉素____(促进/抑制)顶端弯钩的形成。
(2)顶端弯钩的形成与HLS1基因的表达有关,下图所示为外源激素对HLS1基因的表达量作用的影响。研究发现hls1突变体(HLS1基因异常)不能形成顶端弯钩,下列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hls1突变体不能表达HLS1基因,所以不能形成顶端弯钩
B.乙烯激活HLS1基因表达,促进了顶端弯钩的形成
C.茉莉素抑制HLS1基因的表达,所以抑制了顶端弯钩的形成
D.在茉莉素+乙烯的作用下,随着时间的推移,HLS1基因表达先升高再降低
资料II:真核生物在转录过程中需要一些蛋白因子的协助,称为转录因子。基因要在转录因子的作用下才能表达。图中的MYC2 和EIN3即为转录因子。
(3)图为茉莉素-乙烯在顶端弯钩形成中的作用机理,其中“”表示抑制,“→”表示促进,对该图解释合理的是______

A.乙烯通过EIN3调控激活HLS1基因的表达
B.茉莉素通过直接抑制EIN3的功能来降低HLS1基因的表达
C.转录因子MYC2可通过促进EBF1基因的表达来促进HLS1基因的表达
D.茉莉素和乙烯在顶端弯曲形成过程中相互拮抗
(4)若EBF1基因表达异常,茉莉素还能否发挥其作用?____。请分析说明__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