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非选择题-解答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202
(1)被子植物的花粉是由_____________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的,形成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先联会后分离,在联会时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还常常发生_____________,非同源染色体则自由组合,使花粉的遗传组成多种多样。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酶或细胞固定在一定空间内的技术。细胞个大,多采用_________固定化;酶分子很小,更适合采用_______________和物理吸附法固定化。
(3)胡萝卜素可以溶于乙醇和丙酮,但乙醇和丙酮均不能用于胡萝卜素的萃取,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石油醚、醋酸乙酯、乙醚、苯和四氯化碳五种有机溶剂中,石油醚最适宜用来提取胡萝卜素,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6·江西鹰潭·一模
知识点:酶的研究与应用综合植物组织的培养及基本过程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请回答下列(一)(二)有关问题:
(一)猕猴桃是人们非常喜爱的一种水果,不仅可以直接食用,还可以对其进行深加工,制成猕猴桃果汁、果酒等。下图为生产猕猴桃果汁和果酒的流程示意图,请回答:

(1)在生产猕猴桃汁的流程中,为了提高出汁率和澄清度,可在压榨前加入一定量的果胶酶处理1小时。果胶在果胶酶作用下生成________
(2)猕猴桃汁在保藏期的某阶段会产生酚类物质导致果汁褐变或二次浑浊,后来人们发现,漆酶能有效降解酚类物质,使果汁澄清。将漆酶应用于果汁澄清的过程中,可采用交联法固定该酶,固定化酶的优点是________。除上述方法外,工业上固定化酶的方法还有吸附法、共价偶联法、________等。
(3)制作好的果汁也可继续用于猕猴桃酒的生产。在进行发酵前需要在猕猴桃汁中接入的菌种是________,同时添加适量蔗糖,主要目的是________。在发酵时,当出现________现象,即表示发酵完毕。
(4)当主体发酵结束后,需将上层“酒液”转移到另一灭菌容器中进行后续贮藏,此时为了防止“酒液”变酸,加入容器中“酒液”的量应为________(A.注满   B.2/3   C.1/3   D.无特殊要求〉,以保证果酒的品质。
(二)回答下列与家蚕养殖有关的生态工程与基因工程的问题:
(1)南方养蚕,常建立桑基鱼塘。下列关于桑基鱼塘生态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________
A.运用了“能量多级利用,物质循环再生”的生态学原理
B.人为增加了能量流通环节,提高了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C.充分利用了生产者——桑所固定的太阳能
D.其中运用的主要技术是物质良性循环技术
(2)通过桑基鱼塘等朴素的生态工程实践,可归纳出的生态工程原理是________
(3)丝素蛋白是家蚕的一种分泌性复合蛋白,由丝素蛋白重链(FibH)、丝素蛋白轻链(FibI)和p25糖蛋白组成。下图是构建并筛选合FibI基因的基因工程大肠杆菌的过程。请回答:

①构建重组质粒时要用到的工具是________
②导入时,为了增加大肠杆菌细胞壁的通透性,常用________处理大肠杆菌。
③图中“导入”环节的操作是:将有关酶处理的目的基因、载体与大肠杆菌受体细胞混合培养。之后将混合培养的大肠杆菌接种到含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培养,目的是________。作为本次基因工程的受体大肠杆菌应该________(“含”;“不含”)质粒A。
④影印接种就是用丝绒做成与平板大小相近的印章,然后把长有菌落的母平板倒置在丝绒印章上,轻轻印一下,再把此印章在新的培养基平板上轻轻印一下,然后在恒温培养箱中进行培养,培养结果如上图。推测含有目的基因的工程菌菌落是________(用字母表示)。
回答下列(一)、(二)小题:
(一)请回答下列有关微生物应用的问题:
(1)果胶酶在食品加工中用途较广,某食品公司通常从腐烂水果上分离产果胶酶的微生物,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取水果相应部分,用_______________制成微生物悬液,并进行梯度稀释,然后用移液器将其转移到以果胶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培养,分离得到A、B两种产果胶酶的微生物。
(2)为了鉴定的A、B两种微生物降解果胶的能力,将等量的两种微生物接种于等量相同浓度的经_______________的果胶溶液中进行降解果胶处理。一段时间后,将处理后的果胶溶液离心取上清液,除去残余果胶,用显色剂显色,并在特定_______________的光下测定OD值。若经A组微生物处理后的溶液所测得的OD值较_______________,则说明该种微生物降解果胶的能力较强。
(3)通过鉴定筛选出高产果胶酶菌种后,可对其进行固定化处理形成固定化菌株,这样处理的优点是 ;在建立和优化固定化菌种处理工艺时,除考虑温度、pH、作用时间等因素外,还需考虑的主要因素有 (至少写出2点)。固定化菌株保存一段时间后,发现降解果胶的能力明显下降,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2点)等。
(二)发根农杆菌的Ri质粒是一种植物遗传转化系统,其有3个功能区:①T﹣DNA区是Ri质粒上唯一整合到植物基因组上的DNA片段;②Vir毒性蛋白区是发根农杆菌实现高效侵染所必需的区域;③Ori区即复制起始区与功能代谢区。常用的质粒载体pCAMBIA1301在大肠杆菌和发根农杆菌中都能生存和克隆,并且自身携带潮霉素抗性基因以及可以替换T﹣DNA的DNA片段,经处理后质粒pCAMBIA1301也可具备T﹣DNA.部分转化过程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4)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能识别图中LB和RB的酶切位点,并能使1个pCAMBIA1301质粒的_____________个磷酸二酯键断开。
(5)应用过程中,将目的片段插入到pCAMBIA1301质粒的_______________中,再将构建好的重组质粒转入发根农杆菌细胞中。要确定重组质粒是否被成功导入发根农杆菌,可在培养发根农杆菌一段时间后,利用pCAMBIA1301上自身携带的_______进行鉴定,也可利用基因探针通过_______________技术进行检测。
(6)可分别用70%乙醇和___________溶液浸泡处理植物组织,并使其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再用重组发根农杆菌对其进行侵染,之后进行脱菌培养,然后以适当配比的___________诱导,最终可获得转基因植株。
(7)图中Ri质粒上的T﹣DNA片段有缺损,因此无法被转化至植物细胞内,但Ri质粒上的___________仍可对侵染过程起到辅助激活作用。
回答下列(一)、(二)小题:
(一)回答与“α-淀粉酶的固定化及淀粉水解作用检测”有关的问题:
(1)在酶的固定化时,共价偶联法比吸附法对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更_______(大/小)。
(2)实验室常用枯草芽孢杆菌来制备α-淀粉酶,枯草芽孢杆菌α-淀粉酶的最适pH范围是_______
(3)在固定化α-淀粉酶水解淀粉作用的检测实验中,固相淀粉酶水解淀粉的鉴定实验结果为:①淀粉溶液加指示剂呈蓝色;②________________加指示剂呈红色。
(4)枯草芽孢杆菌也是制备蛋白酶的良好原料,为筛选枯草芽孢杆菌的蛋白酶高产菌株,将分别浸过不同菌株(a-e)的分泌物提取液及无菌水(f)的无菌圆纸片置于含某种高浓度蛋白质的平板培养基表面;在37℃恒温箱中放置2-3天,结果如下图。若需要保存a菌株,可将其接种至斜面上,培养后置于____________中保存。菌株b提取物周围没有形成明显清晰区的原因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两点)。下列不是制备枯草芽孢杆菌固体蛋白酶的是工艺步骤是(       )
A.过滤             B.干燥                 C.破碎                  D.浓缩

(二)纤维素分子不能进入酵母细胞,为了使酵母菌能够利用环境中的纤维素为原料生产酒精,构建了含3种不同基因片段的重组质粒,下面是酵母菌转化及纤维素酶在工程菌内合成与运输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大肠杆菌的质粒是基因工程常用的载体,其通常含有抗生素的抗性基因和___________基因。
(2)在构建重组质粒时需要用到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某DNA被下图中的①、②两种酶切割后形成的黏性末端________(相同/不相同)

(3)在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分别培养以上四种菌株,不能存活的菌株有___种。
A.1                  B.2               C.3                  D.4
(4)菌株I的对照作用是验证了_______________不携带纤维素酶基因。
(5)在利用纤维素生产酒精时,Ⅲ和Ⅳ两种菌株中_______(Ⅲ/Ⅳ)更具有优势。
(6)在获得基因A时,需要从植物体中提取A基因的mRNA.提取RNA过程中,提取液中需添加RNA酶抑制剂,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