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非选择题-解答题 困难0.15 引用1 组卷122
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点火发射。与众不同的是,参与这次太空飞行的除了三名宇航员,还有一个“水族箱”——由“斑马鱼-水草-微生物”构成的密闭的自动化水生态系统。斑马鱼,这个不到拇指大小的全球第三大模式动物,成为了“天选之鱼”。
(1)请推测斑马鱼能够用于研究生命体普遍规律,并在人类疾病模型相关研究中已做出突出贡献的主要原因包括:_________(编号选填)
①生命周期短,产卵周期短,繁殖率高②饲养成本低,占地空间小③遗传物质与人类有一定的相似性④生理结构与人类完全相同
(2)长期生活在淡水中的斑马鱼进入海水后易死亡,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此过程中水分子进出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
研究人员发现,斑马鱼在面临“饥饿胁迫”时,仍能在一定范围内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为探究斑马鱼对“饥饿胁迫”做出响应的调节机制,研究员对斑马鱼的成纤维细胞(ZF4)开展研究,如图1所示。其中,Ⅰ~Ⅵ代表生理过程。其中,Ⅲ是斑马鱼的细胞自噬过程;V是DNA中胞嘧啶甲基化的过程,虽然没有改变碱基序列,但是会阻碍转录的发生,使甲基化部位的基因不能表达。

(3)虽然斑马鱼个体间存在差异,但应对“饥饿胁迫”的机制相似。根据已学知识,分析原因最可能是相关调控基因中______相似。
A.遗传信息B.脱氧核糖的连接方式
C.核苷酸种类D.磷酸与脱氧核糖的组合方式

(4)据图1分析,ZF4通过发育为幼年斑马鱼的过程中,I代表的生理过程为______________(编号选填),本质是__________
①有丝分裂②减数分裂③细胞分化④细胞衰老⑤细胞凋亡
(5)饥饿处理0~48h,测得ZF4的细胞周期中各时期细胞总数占总细胞数的比例,如表所示。

所处时期处理时间

G1期(%)

S期(%)

G2+M期(%)

0h

71

18

11

12h

80

10

10

24h

83

8

9

48h

91

5

4

据此推测,“饥饿胁迫”对细胞增殖过程最可能的影响是____________。
A.促进RNA和蛋白质合成B.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C.抑制DNA聚合酶的合成D.抑制中心体的复制

(6)研究员为探究斑马鱼响应“饥饿胁迫”的机制,对ZF4中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开展研究,结果如图2所示。据图1、2推测,斑马鱼应对“饥饿胁迫”的机制可能是           

A.短时间饥饿胁迫下,通过增强Ⅲ为生命活动提供所需物质
B.长时间饥饿胁迫下,通过增强Ⅵ帮助机体“及时止损”
C.短时间饥饿胁迫下,通过抑制Ⅴ来增加某些基因的表达水平
D.短时间饥饿胁迫下,通过增强Ⅴ来降低某些基因的表达水平

研究表明,雌性斑马鱼繁殖率下降与减数分裂异常密切相关。为了解减数分裂过程中的调控机制,研究人员展开了系列实验。图3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又可分为5个亚时期。

(7)图3中,在偶线期和粗线期可见同源染色体______(选填两个编号)发生_______并形成四分体。
(8)以下细胞分裂图像种可发生在雌性斑马鱼性腺的为_____。
A.B.
C.D.

研究人员发现,卵原细胞在胚胎期就开始了减数第一次分裂,但在出生前后被阻滞在双线期之后、浓缩期之前的一个漫长的静止阶段(称为核网期)。研究发现,在此过程中,细胞中的环腺苷一磷酸(简称cAMP)含量逐渐上升,达到峰值后维持在较高水平。在雌性个体性成熟后,卵母细胞才少量分批继续进行减数分裂。

(9)如图4所示,当信号分子与细胞膜上_______________结合后,通过G蛋白激活酶A,在其催化下__________脱去两个磷酸基团并发生环化形成生成cAMP,作用于靶蛋白,调节细胞的生理过程。
(10)不同条件下体外培养特定时期的卵母细胞,实验结果如图4所示。由此可知,cAMP____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了细胞的减数分裂进程,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

陈振辉等科学家在《自然》上撰文报道,斑马鱼幼鱼表面上皮细胞(SEC)能在DNA不复制的情况下随机分配染色体,分裂2次产生4个子细胞。这个过程与皮肤表面张力增大导致Piezo1离子通道开放有关,简要过程如图5所示。这种“无复制分裂”能保障快速生长中幼鱼的体表覆盖。在成年斑马鱼断鳍后的组织再生过程中也会出现“无复制分裂”。斑马鱼的生殖过程中并未发现该分裂方式。
(11)下列关于“无复制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复制抑制剂能抑制浅表上皮细胞的增殖
B.“无复制分裂”与减数分裂的机理不同
C.“无复制分裂”产生的全部子SEC细胞都含有斑马鱼全套的遗传物质
D.可以通过提高或降低Piezo1离子通道基因的表达来研究其作用
23-24高一下·上海浦东新·阶段练习
知识点:细胞增殖的方式及细胞周期细胞的分化减数分裂过程中物质的变化规律细胞自噬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点火发射。与众不同的是,参与这次太空飞行的除了三名宇航员,还有一个“水族箱”——由“斑马鱼-水草-微生物”构成的密闭的自动化水生态系统。斑马鱼,这个不到拇指大小的全球第三大模式动物,成为了“天选之鱼”。
(1)斑马鱼能够用于研究生命体普遍规律,并在人类疾病模型相关研究中已做出突出贡献,其主要原因包括____________。(编号选填)
①生命周期短,产卵周期短,繁殖率高②饲养成本低,占地空间小③遗传物质与人类有一定的相似性④生理结构与人类完全相同
(2)长期生活在淡水中的斑马鱼进入海水后易死亡,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研究人员发现,斑马鱼在面临“饥饿胁迫”时,仍能在一定范围内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为探究斑马鱼对“饥饿胁迫”做出响应的调节机制,研究员对斑马鱼的成纤维细胞(ZF4)开展研究,如图1所示,Ⅰ~Ⅳ代表生理过程,Ⅲ是斑马鱼的细胞自噬过程,Ⅴ是DNA中胞嘧啶甲基化的过程。

       

(3)虽然斑马鱼个体间存在差异,但应对“饥饿胁迫”的机制相似,最可能的原因是相关调控基因中____________相似。
A.遗传信息B.密码子与氨基酸的对应关系
C.核苷酸种类D.磷酸与脱氧核糖的连接方式

(4)据图1分析,ZF4通过发育为幼年斑马鱼过程中,Ⅰ代表的生理过程为____________,经过VI最终导致细胞死亡的生理现象可能是____________。(编号选填)
①有丝分裂②减数分裂③细胞分化④细胞衰老⑤细胞凋亡⑥程序性死亡⑦细胞坏死
饥饿处理0~48h,测得ZF4的细胞周期中各时期细胞总数占总细胞数的比例,如表所示。

所处时期处理时间

G1期(%)

S期(%)

G2+M期(%)

0h

71

18

11

12h

80

10

10

24h

83

8

9

48h

91

5

4


(5)据此推测,“饥饿胁迫”对细胞增殖过程最可能的影响是____________。
A.促进RNA和蛋白质合成B.抑制解旋酶的形成
C.抑制DNA聚合酶的合成D.促进中心体的复制

(6)研究员为探究斑马鱼响应“饥饿胁迫”的机制,对ZF4中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开展研究,结果如图2所示。据图1、2推测,斑马鱼应对“饥饿胁迫”的机制可能是____________。

       

A.短时间饥饿胁迫下,通过增强Ⅲ为生命活动提供所需物质
B.长时间饥饿胁迫下,通过增强Ⅳ帮助机体“及时止损”
C.短时间饥饿胁迫下,通过抑制Ⅴ来增加某些基因的表达水平
D.短时间饥饿胁迫下,通过增强Ⅴ来降低某些基因的表达水平

研究表明,雌性斑马鱼繁殖率下降与减数分裂异常密切相关。为了解减数分裂过程中的调控机制,研究人员展开了系列实验。图3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又可分为5个亚时期。

   

(7)图3中,在偶线期和粗线期可见同源染色体的____________行为。在后期中____________(填图中编号)是一对同源染色体。
(8)以下细胞分裂图像中可发生在雌性斑马鱼性腺的为____________。
A.   B.   C.   D.   
在设计课题在选择实验动物时,听到实验中心的老师讲“斑马鱼很好养”,引起了他的好奇心,询问老师后得知,斑马鱼在面临“饥饿胁迫”时,仍能在一定范围内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有研究小组为探究斑马鱼对“饥饿胁迫”做出响应的调节机制,研究员对斑马鱼的成纤维细胞(ZF4)开展研究,如图1所示。其中,Ⅰ~Ⅵ代表生理过程。
   
(1)虽然斑马鱼个体间存在差异,但应对“饥饿胁迫”的机制相似。根据已学知识,分析原因最可能是相关调控基因中______相似。
A.遗传信息B.脱氧核糖的连接方式
C.核苷酸种类D.磷酸与脱氧核糖的组合方式
(2)据图1分析,ZF4的分裂方式是______。
A.有丝分裂B.减数分裂C.无丝分裂D.克隆
(3)由受精卵最终发育成斑马鱼的过程中,Ⅰ代表的生理过程的本质是______
(4)饥饿处理0~48h,测得ZF4的细胞周期中各时期细胞总数占总细胞数的比例,如表所示。据此推测,“饥饿胁迫”对细胞增殖过程最主要的影响是______。

        所处时期


处理时间

G1期(%)

S期(%)

G2+M期(%)

0h

71

18

11

12h

80

10

10

24h

83

8

9

48h

91

5

4

A.促进RNA和蛋白质合成B.促进纺锤体的形成
C.抑制DNA复制酶的合成D.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5)“饥饿胁迫”会激活斑马鱼ZF4的相关基因表达。据图5及已学知识分析,在未被病毒感染的正常ZF4细胞中,Ⅳ和Ⅵ两个过程中可进行的生理活动是______。(编号选填)
   
(6)图1中Ⅲ是斑马鱼的细胞自噬过程。在atg12基因的调控下,能促进细胞自噬的活动,从而分解自身衰老或损伤的细胞结构。图中与“细胞自噬”直接有关的细胞器是______。
A.核糖体B.中心体C.线粒体D.溶酶体
(7)据图1推测,Ⅴ所需的酶最可能是______。
A.DNA甲基转移酶B.RNA聚合酶
C.切割RNA的核酸酶D.组蛋白修饰酶
(8)图1中经过VI最终导致细胞死亡的生理现象可能是______。
A.细胞坏死B.细胞凋亡C.细胞衰老D.程序性死亡
(9)研究员为探究斑马鱼响应“饥饿胁迫”的机制,对ZF4中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开展研究,结果如图2所示。据图1、2推测,斑马鱼应对“饥饿胁迫”的机制可能是______。
   
A.长时间饥饿胁迫下,通过增强Ⅲ为生命活动提供所需原料
B.长时间饥饿胁迫下,通过增强Ⅵ帮助机体“及时止损”
C.短时间饥饿胁迫下,通过抑制Ⅴ来增加某些基因的表达水平
D.短时间饥饿胁迫下,通过增强Ⅴ来降低某些基因的表达水平
斑马鱼在面临“饥饿胁迫”时,仍能在一定范围内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为探究斑马鱼对“饥饿胁迫”做出响应的调节机制,研究员对斑马鱼的成纤维细胞 (ZF4) 开展研究,如图4所示。其中,l~VI代表生理过程。

(1)虽然斑马鱼个体间存在差异,但应对“饥饿胁迫”的机制相似。根据已学知识,分析原因最可能是相关调控基因中     相似。
A.核苷酸种类B.脱氧核糖的连接方式
C.遗传信息D.磷酸与脱氧核糖的组合方式

(2)据图1分析,ZF4可能属于       
A.生殖细胞B.肌细胞
C.成体干细胞D.胚胎干细胞

(3)由受精卵最终发育成斑马鱼的过程中I代表的生理过程的本质是________________
(4)饥饿处理0~48h,测得ZF4的细胞周期中各时期细胞总数占总细胞数的比例,如表所示。据此推测,“饥饿胁迫”对细胞增殖过程最主要的影响是           

处理时间

所处时期

G1期(%)

S期(%)

G2+M期(%)

0h

71

18

11

12h

80

10

10

24h

83

8

9

48h

91

5

4

A.促进RNA和蛋白质合成B.促进纺锤体的形成
C.抑制DNA复制酶的合成D.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5)“饥饿胁迫”会激活斑马鱼ZF4的相关基因表达,据图1、2及已学知识分析,在IV和V中可进行的生理活动是___________(编号选填)

(6)图1中III是斑马鱼的细胞自噬过程,在atg12基因的调控下,能促进细胞自噬的活动,III中被分解的受损细胞结构是         
A.核糖体B.中心体C.线粒体D.溶酶体

(7)据图1推测,V所需的酶最可能是         
A.DNA甲基转移酶B.RNA聚合酶
C.切割RNA的核酸酶D.组蛋白修饰酶

(8)图1中经过VI最终导致细胞死亡的生理现象可能是            
A.细胞坏死B.细胞凋亡C.细胞衰老D.程序性死亡

(9)研究员探究斑马鱼响应“饥饿胁迫”的机制,对ZF4中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开展研究,结果如图所示,据图推测,斑马鱼应对“饥饿胁(10) 研究员为探究斑马鱼响应迫”的机制可能是            
A.长时间饥饿胁迫下,通过增强I为机体提供新的细胞
B.长时间饥饿胁迫下,通过增强VI帮助机体“及时止损”
C.短时间饥饿胁迫下,通过增强III为生命活动提供所需原料
D.短时间饥饿胁迫下,通过增强V来降低某些基因的表达水平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