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非选择题-解答题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51
人工湿地是将污水、污泥有控制地投放到人工建造的湿地中,主要利用土壤、人工介质、植物、微生物的协同作用对污水、污泥进行处理的一种技术。人工湿地与传统污水处理厂相比,具有投资少、运行成本低等明显优势。回答下列问题:   

(1)湿地中的植物种类繁多,其中芦苇属于挺水植物,绿藻属于浮游植物,黑藻属于沉水植物,这一现象体现了群落具有____结构。
(2)生态系统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污水过量排放会引起水体富营养化,藻类等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引起水体中的溶解氧下降,造成鱼类等死亡,进一步破坏了生态系统稳态,这种调节机制称为____
(3)污水的处理一般有过滤、沉淀、厌氧发酵、氧化池氧化、脱氮磷等流程。除磷酸盐、硝酸盐之外,对水质的检测指标还可以包括____等。(答出两点即可)
(4)为探究芦苇对该河道不同种类污水的净化作用,某生物研究小组进行了以下实验:从4个不同的地点采集生活污水(1号)、工业污水(2号)、混合污水(3号)、未受污染的池塘水(4号)。
①分别测定4种水样的BOD(即水中有机污染物经微生物分解所需要的氧气量)和总氮含量。
②取等量的上述4种水样,分别加入4个相同的透明玻璃容器中,再将生长状况相同、相等重量的4份芦苇分别放入4个容器中,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水培15天,定期观察、记录。结果表明芦苇在各种水样中生长良好。
③取经过芦苇处理的4种水样,再次测定其BOD(单位:mg/L)和总氮含量(单位:mg/L),数据整理后如图所示: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4种水样中,有机污染物浓度最高的是____,综合两图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
(5)进一步研究发现,水浮莲、水花生、金鱼藻等湿地植物对污水的净化效果与芦苇相似。但在实际操作中,对水浮莲、水花生这类外来入侵物种的应用必须谨慎,以防止它们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危害,原因是这些物种____
2024·湖南衡阳·三模
知识点:植物的生长型和群落结构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纳米曝气—生物膜—水生植物”系统能分别从水体增氧、微生物负载增殖、植物吸收降解等途径对黑臭水体进行水质净化,有效地消除水体黑臭,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从而实现对河道的生物修复。下图1是该河道引清渐推生态修复工程流程图,图2是该河道的模拟修复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某同学认为该水域因为水是流动的,所以不能看作一个生态系统。请你根据生态系统的概念作出判断,该同学的观点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____
(2)和浮床上的挺水植物相比,沉水植物在净化水体效果方面的优点有____
(3)在水体中放养食藻虫能有效降低藻类和有机碎屑的含量,这说明食藻虫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可能是____(填两种)。研究人员拟引入只以水藻为食的水虱进一步降低藻类的含量,水虱在食物链中处于第____营养级。
(4)为探究菖蒲(一种湿地植物)对该河道不同种类污水的净化作用,某生物研究小组进行了以下实验:

从4个不同的地点采集生活污水(1号)、工业污水(2号)、混合污水(3号)、未受污染的池塘水(4号)。
①分别测定4种水样的BOD(即水中有机污染物经微生物分解所需要的氧量)和总氮含量。
②取等量的上述4种水样,分别加入到4个相同的透明玻璃容器中,再将生长状况相同、相等重量的4份菖蒲分别放入4个容器中,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水培15天,定期观察、记录。结果表明菖蒲在各种水样中生长良好。③取经过菖蒲处理的4种水样,再次测定其BOD(单位:mg/L)和总氮含量(单位:mg/L),数据整理后如图所示:根据实验结果分析,4种水样中,有机污染物浓度最高的是____,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
(5)进一步研究发现,水浮莲、水花生、金鱼藻等湿地植物对污水的净化效果与菖蒲相似。但在实际操作中,对水浮莲、水花生这类外来物种的应用必须谨慎,以防止它们对当地生态系统的危害,原因是这些物种____
水体污染已是世界性问题。为探究菖蒲(一种湿地植物)对不同种类污水的净化作用,某生物研究小组进行了以下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1)请补充完整下面的实验步骤。
从4个不同的地点采集生活污水(1号)、工业污水(2号)、混合污水(3号)、未受污染的池塘水(4号)。
①.分别测定4种水样的BOD(即水中有机污染物经微生物分解所需要的氧量)和总氮含量。
②.取等量的上述4种水样,分别加入到4个相同的透明玻璃容器中,再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4份菖蒲分别放入4个容器中,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水培15天,定期观察、记录。结果表明菖蒲在各种水样中生长良好。
③.取经过菖蒲处理的4种水样,再次测定其BOD(单位:mg/L)和总氮含量(单位:mg/L),数据整理后如图所示:

(2)该实验因变量的检测指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种水样中,有机污染物浓度最高的是_____________。实验后4种水样中的总氮含量均下降到较低的水平,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实验结果分析,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进一步研究发现,水浮莲、水花生、金鱼藻等湿地植物对污水的净化效果与菖蒲相似。但在实际操作中,对水浮莲、水花生这类外来物种的应用必须谨慎,以防止它们对当地生态系统的危害,原因是这些物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工湿地是由人工建造和控制运行的与沼泽地类似的地面,将污水、污泥有控制的投配到经人工建造的湿地上,污水与污泥在沿一定方向流动的过程中,主要利用土壤、人工介质、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对污水、污泥进行处理的一种技术。如图甲是某人工湿地公园污水处理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工湿地公园的不同区域选择种植不同类型的植物,在净化水体的同时又能美化环境,这体现了生态工程建设的__________ 原理。A 区域中以挺水植物芦苇为主,B、C 区域以沉水植物伊乐藻、苦草为主,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_结构。
(2)在人工湿地中微生物可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有利于水质的净化,此过程发生的能量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但人们对污水排放量要加以控制,原因是__________ 。其调节机制为__________调节。
(3)图乙表示该人工湿地公园草鱼的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果在 t2时用标记重捕法调查草鱼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 60 条全部标记释放,一段时间后进行了第二次捕捉,其中没有标记的 30 条、标记的 20 条,估算草鱼种群在 t1时是__________条。
(4)为提高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价值,某地进一步建立了一个集种植、养殖和休闲为一体的新型人工生态系统。科研小组对该新型人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进行定量分析,得出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部分数据未给出,能量单位为 J/cm2·a,肉食性动物作为只占据一个营养级研究)。
生物类型X传递给分解者的能量未利用的能量传给下一营养级的能量外来有机物输入的能量
产生者44.05.095.020.00
植食性动物9.51.511.0Y5.0
肉食性动物6.30.56.50.711.0

据表分析,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_________J/cm2·a,X 是指__________的能量,数据 Y 为__________J/cm2·a。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