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非选择题-解答题 较易0.85 引用2 组卷104
某小组为构建含有双标记基因的通用型动物转基因载体(质粒b),将1种标记基因(Neo基因)插入到质粒a中。但Neo基因两端无相应的限制酶识别序列,因此需要先设计一对引物,让Neo基因的两端分别增加相应的序列,然后通过PCR扩增得到DNA序列1,再经过酶切和连接后得到质粒b。构建动物转基因载体的过程如下图所示。(其中扩增DNA序列1的引物为:P1 5'-TATGTCGAC……3';P2 5'-TATATCGAT……3'。限制酶及其识别序列为Hind Ⅲ: AAGCTT、Sal Ⅰ:GTCGAC、ClaⅠ: ATCGAT NheⅠ : GCTGGC)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引物分析,应使用______________(填限制酶名称)对DNA序列1和质粒a进行切割,经_______酶连接后得到质粒 b。
(2)含有Neo基因的细胞对G418 (一种抗生素)具有抗性,可用含G418的培养基筛选转基因细胞。为检测质粒b是否成功插入了Neo基因,首先将质粒b转染羊成纤维细胞,然后对细胞进行抗性检测。
①培养成纤维细胞的过程中,需要用_______________处理贴壁细胞,使之分散成单个细胞,离心收集后再进行传代培养。
②将转染质粒b的成纤维细胞分为两组(T1、T2),CTR组为未转染质粒b的成纤维细胞,进行细胞培养,结果如下表,T2组的细胞生长情况为________________时说明质粒b成功插入了Neo基因,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别

T1

T2

CTR

培养基

不含G418

含G418

含G418

细胞生长情况

未死亡

全部死亡

2024高三下·贵州黔东南·专题练习
知识点: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基因工程的操作程序综合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棉花消费国,棉花生产量稳居世界第二。科研小组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某抗虫基因转入棉花成功培育出抗虫棉,该技术所用的质粒与含抗虫基因的DNA上相关限制酶的酶切位点分别如图1、图2所示(不同限制性内切核酸酶的识别序列和酶切位点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名称

识别的碱基序列和酶切位点

BamHⅠ

G↓GATCC

BclⅠ

T↓GATCA

Sau3AⅠ

↓GATC

HindⅢ

A↓AGCTT



(1)利用PCR技术扩增抗虫基因时,一个基因连续扩增4次,共需要____个引物,设计引物序列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______
(2)图2质粒的作用是___________,质粒中没有标注出来的基本结构是________
(3)用图中的目的基因和质粒构建抗虫棉基因表达载体时,科研人员分别选用限制酶BamHⅠ切割质粒、选用限制酶BamHⅠ和Sau3AⅠ切割含目的基因的DNA片段。
①研究发现,含目的基因的DNA片段完全酶切后,反应管中有_______种DNA片段,得到含目的基因的DNA片段末端碱基序列是________________
②科研人员将上述限制酶切割的质粒与目的基因混合,加入DNA连接酶后,成功导入受体细胞,然后分别用含X、Y抗生素的两种培养基对受体细胞进行筛选,结果发现,部分受体细胞在两种培养基上均不能存活,试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③某同学认为,在构建抗虫棉基因表达载体的过程中,可采用限制酶HindⅢ切割质粒和含目的基因的DNA片段。请对该同学的观点做简要评价______________
(4)生产上常将获得的转基因抗虫棉与普通棉花混合播种,其目的是___________
研究人员从分解纤维素的细菌(A菌)中提取出一种纤维素酶基因(CBHⅡ)并进行PCR扩增,然后与高效表达载体pUT质粒(图1)连接构建成重组质粒并导入A菌,从而获得分解纤维素能力更强的工程菌(B菌)。请回答下列问题:

(1)构建成重组质粒时,应选择限制酶____对pUT质粒进行酶切,经酶切后形成了两个DNA片段(X和Y),X两端的黏性末端分别为—CTAG和—CAATG,则Y两端的黏性末端分别为—CTAG和____
(2)CBHⅡ基因中无上述限制酶的酶切位点,两端需添加相关酶切位点才能在酶切后与pUT质粒连接,因此在扩增CBHⅡ基因时,需要在两种引物的____(填“5′”或“3′”)端分别添加相应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图2中B链为CBHⅡ基因的模板链,结合第(1)问中的酶切结果分析,引物2需要添加的序列为____
(3)为鉴定重组质粒是否构建成功以及是否成功导入A菌,将其接种在含抗生素____(填“M”或“N”)的培养基上培养,将3个不同菌落扩大培养后提取质粒分别进行双酶切并进行电泳,结果如图3所示(片段过小时检测不到条带)。据图分析,菌落____中成功导入了重组质粒。
(4)为检测B菌的纤维素分解能力,将含有20%纤维素的培养基分为三组,进行不同处理后,在相同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测定培养基巾纤维素含量,结果如图4所示,对照组2的处理为接种____,说明____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