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非选择题-解答题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72
水稻叶色遗传可以归为CAPI体系:C为色素原基因,A为色素原活化基因,P为色素叶部表达基因,三基因同时表达叶色为紫色,否则为绿色,I为色素叶部表达基因的抑制基因,相对应隐性基因用c、a、p、i表示。将纯合紫叶品系甲与纯合绿叶品系乙、丙、丁、戊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实验结果见下表:

组合

P

F1

F2

甲×乙

绿叶

绿叶∶紫叶 = 3∶1

甲×丙

绿叶

绿叶∶紫叶 = 13∶3

甲×丁

绿叶

绿叶∶紫叶 = 55∶9

甲×戊

绿叶

绿叶∶紫叶 = 229∶27

(1)控制叶色的4对等位基因的遗传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判断依据是____。杂交组合④F1测交后代的表型及比例为____
(2)粳稻和籼稻杂交子代具有高产等杂种优势,但通过传统去雄操作来进行人工杂交育种比较困难。科研人员利用γ射线诱变从正常可育系粳稻中获得了纯合反式光敏核雄性不育系,其育性受一对隐性核基因控制,表现为短日照败育,长日照可育。为大规模获得高产杂交水稻种子用于农业生产,可将____间行种植,在____日照条件下培育成植株并自然受粉,收获____植株的种子。
(3)研究发现该反式光敏核雄性不育系在短日照下仍有一定的自交结实率,导致培育的杂交种纯度低。为解决该问题,可选择纯合紫叶反式光敏核雄性不育系粳稻与纯合绿叶品系籼稻杂交,并在子代的秧苗期内剔除____色叶秧苗即可。该育种成功的前提条件是纯合绿叶品系籼稻具有____基因。
2024·河北邯郸·模拟预测
知识点: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应用杂交育种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杂种优势是指两个遗传组成不同的亲本杂交,产生的杂种一代在诸多方面比双亲优越的现象。科研人员培育了某光温敏雄性不育系水稻、其育性受日照时间和温度调控,下图表示光温敏不育系留种及获得F1杂交种的过程。

(1)该光温敏雄性不育系与9种常规可育系进行正反交,得到的F1均可育,说明不育基因位于_________(填“细胞核”或“细胞质”),为______________(填“显性”或“隐性”)基因。光温敏雄性不育系相比于不受环境因素影响的雄性不育系,其在杂交育种上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
(2)该光温敏雄性不育系植株叶片为绿色,后代中偶然出现紫叶植株,其自交后代紫叶性状不分离。将该紫叶稻与可育系绿叶稻进行杂交,结果如下。

组合

亲本

F1

F2

F2性状分离比

绿叶

紫叶

1

紫叶稻

绿叶稻甲

绿叶

487

110

13:3

2

紫叶稻

绿叶稻乙

绿叶

460

70

55:9

紫叶性状由三对等位基因(A/a、B/b和D/d)控制。A基因控制紫色色素合成,B基因控制紫色性状在叶表达,据实验结果分析,亲本紫叶稻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绿叶稻甲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
(3)该光温敏雄性不育系在长日照或高温下仍有5-10%的自交结实率,导致制备的杂交种中混有纯合子。为解决该问题,杂交制种时,选用光温敏雄性不育系纯合紫叶稻与绿叶稻甲或乙杂交,并在子代的秧苗期内剔除__________叶秧苗即可。
杂种优势是指两个遗传组成不同的亲本杂交,产生的F1,在诸多方面比双亲优越,但在F2又出现杂种优势衰退的现象。中国是世界上首个在水稻生产上利用杂种优势的国家,科研人员曾培育出了某光温敏雄性不育系水稻,其育性受日照时间和温度调控。下图表示利用光温敏雄性不育系水稻留种及获得F1杂交种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水稻的育性受温度和光的影响,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光温敏雄性不育系与某常规可育系进行正反交,得到的F1均可育,说明雄性不育基因位于__________(填“细胞核”或“细胞质”)中,为__________(填“显性”或“隐性”)基因。光温敏雄性不育系相比于不受环境因素影响的雄性不育系,其在杂交育种上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现有光温敏雄性不育系水稻A与常规可育系水稻H,为了对A进行留种,应选择__________(填“高温”或“低温”)种植A;为了培育F1杂交种水稻,应选择A与H杂交且在__________(填“高温”或“低温”)下种植,收获__________(填“A”或“H”)植株所结种子即为高产水稻。
(4)在长日照或高温下,光温敏雄性不育系仍有5~10%的自交结实率,导致制备的杂交种中混有纯合子。为解决该问题,杂交制种时,选用光温敏雄性不育系隐性纯合紫叶稻与雄性可育系显性纯合绿叶稻杂交,并在子代的秧苗期内剔除__________叶秧苗即可。
杂交育种是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途径,但由于水稻为两性花、花小,因此找到合适的雄性不育系是杂交育种的关键。中国科学家首创了以光/温敏雄性不育系和可育系为核心的两系杂交水稻,下图表示利用光/温敏雄性不育系水稻留种及获得F1杂交种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杂交育种所涉及的原理是_______。利用雄性不育系进行杂交育种的好处是_______
(2)现有温敏雄性不育植株甲、乙,其雄性不育的起点温度依次为21℃、25℃(在环境温度高于起点温度时,植株可表现为雄性不育)。考虑到大田中环境温度会有波动,制备水稻杂交种子时,最好选用植株_______作母本进行杂交。
(3)在高温或长日照下,光/温敏雄性不育系仍有5~10%的自交结实率,导致制备的杂交种中混有纯合子。为解决该问题,杂交制种时,选用光/温敏雄性不育系纯合紫叶稻与雄性可育系纯合绿叶稻杂交,并在子代的秧苗期内剔除紫叶秧苗即可,分析可知紫叶对绿叶为_______(填“显性”或“隐性”)性状。
(4)若水稻的大穗杂种优势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A1A2B1B2)控制,两对基因都纯合时表现为衰退的小穗性状(A1、A2与B1、B2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不考虑染色体互换)。现将某雄性不育小穗稻与雄性可育小穗稻杂交,F1全表现为大穗,F1自交,F2中杂种优势衰退率为_______,故杂交水稻需年年制种。
(5)水稻温敏雄性不育系(T)在高温下雄性不育,低温下可育。野生型(P)在高温、低温下均可育。与P相比,研究者在T中发现0s基因发生了隐性突变。为验证0s基因突变是导致T温敏雄性不育的原因,现进行转基因实验,选择的基因和导入植株分别是_____(选填下列字母),预期出现的实验结果是_______(选填下列字母)。
a、P水稻来源的0s基因
b、T水稻来源的0s基因
c、P水稻
d、T水稻
e、转基因植株育性不受温度影响
f、转基因植株高温下雄性不育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