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非选择题-解答题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53
两个或多个群落之间(或生态地带之间)的过渡区域,称为群落交错区,如图1所示。群落交错区的环境条件比较复杂,在群落交错区的物种的数目及一些物种的密度的增大趋势被称为边缘效应。回答下列问题:

(1)要判断群落交错区是否达到生态平衡,需要判断其是否具有结构平衡、_____平衡和_____平衡的特征。
(2)若利用鸟鸣声调查森林某种鸟的种群密度时,主要运用了_____的原理。若利用红外线技术调查森林中昼伏夜出且善于攀援的灵长类动物的种群密度,还需使用的辅助技术或手段主要有_____
(3)在图1的草地和矮林—草地交错区存在某种害虫,两群落均会遭受害虫的损害,但矮林—草原交错区受到的损害小于草地受到的。结合题中信息,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
(4)鹌鹑放养过程中利用了边缘效应。图2中的圆圈处为放养鹌鹑的群落交错区,养殖人员通过增加边缘的长度、交错区面积的方法来提高鹌鹑的产量和质量,这样的养殖方法可以为鹌鹑的养殖提供更多的_____
(5)在群落中,不同的物种各自占据着不同的生态位。欲研究群落交错区两个动物种群的生态位是否有重叠,可以研究两个种群的_____(至少答出2点)等。
2024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知识点: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植物的生长型和群落结构物种在群落中的生态位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两个或多个群落之间(或生态地带之间)的过渡区域,称为群落交错区,如图1所示。群落交错区的环境条件比较复杂,在群落交错区的物种的数目及一些物种的密度的增大趋势被称为边缘效应。在庄稼一草地交错区生存了许多天性警觉的啮齿类动物,如大足鼠。图2中的圆圈处为放养鹌鹑的群落交错区,养殖人员通过增加边缘的长度、交错区面积的方法来提高鹌鹑的产量和质量。回答下列问题:

(1)大足鼠等动物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________,其同化量一部分通过呼吸作用散失,其余________
(2)治理沙漠的过程中会出现群落交错区,若要研究群落交错区的特殊性,往往需要研究________________(写出2个即可)等群落层面的问题。群落交错区的植被变化,可作为气候变化的预警,当森林草原交错区的乔木越来越占优势时,说明气候越趋于________(“干旱”或“湿润”)。
(3)草地和矮林一草地交错区存在某种害虫,两群落均会遭受害虫的损害,但矮林—草原交错区受到的损害小于草地。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曾指出,鹌鹑的肉、蛋有补五脏、益中续气、实筋骨、耐寒暑、消热结之功效。利用群落交错区的边缘效应,养殖人员采用图2中的鹌鹑放养模式,主要原因是________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