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非选择题-实验题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75
为探究光照强度对莲叶桐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研究人员选取生长状态良好且长势一致的莲叶桐幼苗,用一、二、三层遮荫网分别对莲叶桐幼苗进行遮荫处理(记为T1、T2、T3组,网层数越多,遮荫效果越好),对照组不进行遮荫处理,其他条件一致。一段时间后,测定相关数据见下表(表中叶绿素SPAD值越大,表示叶绿素含量越高)。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组
测量指标

对照

T1

T2

T3

单株总干重(g)

7.02

9.01

7.75

6.15

叶绿素(SPAD)

41.52

46.49

43.84

35.03

叶片可溶性糖(mg/g)

25.09

20.41

15.41

11.14


(1)莲叶桐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测定时,可先提取叶绿体色素,再进行测定。提取时。选择无水乙醇作为提取液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提取液中的叶绿素主要吸收_______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_______光。
(2)光合作用是唯一能够捕获和转化光能的生物学途径,CO2进入叶绿体后,CO2与C5结合生成_______,随后被_______还原,经过一系列的反应转化为糖类,请用一个化学反应式来概括莲叶桐幼苗的光合作用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对照组相比遮荫后,T3组单株总干重较低,造成这个结果的内因是______________,外因是_______。与对照组植株相比,T1、T2组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低、单株总干重却高,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安徽·三模
知识点: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光反应、暗(碳)反应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验证性实验与探究性实验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为探究光照强度对莲叶桐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研究人员选取生长状态良好且长势一致的莲叶桐幼苗,用一、二、三层造荫网分别对莲叶桐幼苗进行遮荫处理(记为T1、T2、T3,网层数越多,遮荫效果越好),对照组不遮荫处理,其他条件一致。一段时间后,测定相关数据见下表(表中叶绿素SPAD值越大,表示叶绿素含量越高)。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测量指标

对照组

T1

T2

T3

单株总干重(g)

7.02

9.01

7.75

6.15

叶绿素(SPAD)

41.52

46.49

43.84

35.03

叶片可溶性糖(mg/g)

25.09

20.41

15.41

11.14


(1)经过遮荫处理后,T1、T2组叶绿素SPAD的值反而高于对照组,其生理意义是________。T1、T2的叶片可溶性糖含量比对照组低,但T1、T2单株总干重比对照组高,其原因是_________
(2)在采用纸层析法定性比较T3组与对照组的叶绿素含量变化时,为了形成整齐的色素带,对干燥的定性滤纸条的处理方法是________。待观测比较的条带位于滤纸条(自上而下)的第_________条,观测的指标是__________
(3)一氧化氮(NO)是一种气体信号分子,对植物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某研究小组为探究NO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设置两组实验,甲组喷施适量蒸馏水于叶片背面,乙组喷施等量一定浓度的SNP(硝普钠,作为NO的供体)溶液于叶片背面,一段时间后,测定叶片的NO含量、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和气孔导度,结果如图所示。相较于甲组,推测乙组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较弱,其依据是__________。进一步研究发现,适宜浓度的SNP会提高植物应对干旱胁迫的能力,推测其原因是___________

   

莲叶桐是修复海岸生态系统的优良树种之一、为探究光照强度对莲叶桐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研究人员选取生长状态良好且长势一致的莲叶桐幼苗,用一、二、三层造荫网分别对莲叶桐幼苗进行遮前处理(记为T1、T2、T3,网层数越多,遮荫效果越好),对照不遮荫处理,其他条件一致。一段时间后,测定相关数据见下表(表中叶绿素SPAD值越大,表示叶绿素含量越高)。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组


测量指标

对照

T1

T2

T3

单株总干重(g)

7.02

9.01

7.75

6.15

叶绿素(SPAD)

41.52

46.49

43.84

35.03

叶片可溶性糖(mg/g)

25.09

20.41

15.41

11.14


(1)绿色植物中的叶绿素主要存在于叶绿体的_____中。遮荫后,T3的叶绿素含量减少。叶色发黄,推测其主要原因是_____。T3的叶片主要吸收可见光中的_____
(2)经过遮荫处理后,随着光照强度由强到弱,叶片可溶性糖含量逐渐降低,其原因是_____
(3)对照的叶片可溶性糖含量比T1,T2高,但单株总干重比T1、T2低,其原因是_____
(4)为验证T3的叶绿素含量降低,需要分析莲叶桐遮荫处理后光合色素含量的变化。现有干燥的定性滤纸条(其一端剪去两角,并在这一端底部1cm处画有一条细的横线)、天平、玻璃漏斗、尼龙布等充足的实验材料和用具,按步骤简要写出实验过程(根据需要可自行加步骤,不限于3步):
_____
②将材料剪碎,分别置于不同研钵中,加入等量溶剂后充分研磨
_____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