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非选择题-解答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73
农田弃耕后立即就会有野生植物在农田定居,并开始进行一系列的演替,某地弃耕农田演替过程如下表
弃耕年数优势植物其他常见植物

0~1马堂草
1飞蓬草豚草
2紫菀豚草
3须芒草
5~10短叶松火炬松
50~100硬木林(烁)山核桃

(1)该弃耕农田所发生的演替属于_____(填“初生演替”或“次生演替”)。演替的实质是______
(2)首先定居的植物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如果首先落到农田中种子是须芒草,农田出现的物种可能就是须芒草,而不必在飞蓬草和紫菀出现以后。据此推测演替初期各种植物间的种间关系主要是_____。研究须芒草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在研究区域内的______等特征,以及它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
(3)在20~80年间,短叶松和阔叶树的年龄结构分别可能为_____。硬木林(烁等阔叶树)无法直接在弃耕农田的土壤环境中定居,但后来发展为优势物种,结合上图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4)随着演替的进行,群落中物种丰富度的变化一般是_______。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常用_______方法采集、调查。该方法中诱虫器利用土壤小动物的______(至少填两个)特性进行诱捕。仅仅统计物种数,不足以全面了解群落结构,因此在统计群落物种数目的同时,还需要统计______
23-24高三下·山东聊城·阶段练习
知识点:群落的物种组成以及丰富度的相关探究实验群落中生物的种间关系群落的演替及其影响因素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