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非选择题-解答题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62
氮、磷等元素大量进入缓流水体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引起藻类等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氧量下降,水质恶化等。回答下列问题:
(1)富含氮、磷的污水排入缓流水体会导致缓流水体中藻类的环境容纳量______ (填“升高”或“降低”)。
(2)科研人员在近5年内,对连云港四个水库中的多个取样点各开展了60余次监测,根据监测的数据进行营养化程度评价,结果如图1所示,纵轴表示各水库监测数据中不同营养化程度出现的频率(中营养化、轻度富营养化、中度富营养化水体中氮、磷含量依次升高)。由图可知,________水库营养化程度整体较高。

(3)图2为水体营养化程度对不同藻类数量影响的研究结果,其中鱼鳞藻、桅杆藻是滤食性鱼类(如白鲢)的优良饵料,微囊藻会产生毒素污染水体。
①由图2分析可知,当水体营养化程度处于______时,有利于能量流向对白鲢养殖最有益的部分。
②欲调查白鲢种群密度,可使用的方法是________,若标志物脱落,则调查结果可能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③将某湖水样品稀释100倍,采用血球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计数,观察到如图所示结果(图示为一个中方格,假设所有中方格内结果相同),则估算该湖水样品中微囊藻的种群密度是____个/mL。

(4)研究表明,传统渔业只重视食物链“草→草食性鱼”,放养的草食性鱼会使藻类在与水草的竞争中更容易取得优势,并导致草型湖泊变为藻型湖泊,这个过程属于群落的________。为实现湖泊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控制草食性鱼类投放量的同时,还可增加______鱼类的投放量。
2024·湖南长沙·三模
知识点: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能量流动的特点以及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缓流水体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引起藻类等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等。回答下列问题。
(1)富含氮、磷的污水排入导致缓流水体中藻类的环境容纳量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
(2)科研人员在近5年内,对连云港四个水库开展了60余次监测,根据监测的数据进行富营养化评价,结果如图1所示,其中_____水库富营养化程度最高。


(3)图2为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对不同藻类数量影响的研究结果,其中鱼鳞藻、脆杆藻是滤食性鱼类(如白鲢)的优良饵料,微囊藻会产生毒素污染水体。


①由图2分析可知,当水体营养化程度处于_____时,有利于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②欲调查白鲢种群密度,可使用的方法是_____,若标志物脱落,则调查结果可能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或“不变”)。
③将某湖水培养液稀释100倍,采用血球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计数,观察到三类藻细胞分布如图(图示为一个中方格),则估算该培养液中微囊藻细胞的密度是_____个/mL。

(4)研究表明,传统渔业只重视食物链“水草→草食性鱼”,放养的草食性鱼会导致草型湖泊变为藻型湖泊,加快了水体富营养化的速度,这个过程属于群落的_____。为实现湖泊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控制草食性鱼类数量的同时,还可增加_____鱼的投放量,并给予适当的_____投入。
(5)若某湖泊中生产者的同化量为A,第二营养级粪便中的能量为B,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C,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为D,被分解者分解的能量为E,则前2个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可表示为_____
富含氮、磷的污水大量排入太湖而造成污染,导致湖面漂浮着一层“绿膜”,“绿膜”形成后,水下藻类等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水生生物的呼吸作用仍在进行,导致水中的氧气含量逐渐减少,进而导致鱼类大量死亡。为治理污染,高效实现“养鱼抑藻”这一目标,科研部门作了多项相关研究。请就提供的科研资料分析并回答问题:
(1)湖面漂浮着一层“绿膜”,是绿藻还是蓝藻?对此,可以通过________来鉴定。富含氮、磷的污水排入导致该湖泊中藻类的环境容纳量________
(2)治理前后需要对该湖泊群落的________和组成“绿膜”各种群的________进行调查,以便对治理的效果进行评估。
(3)图1为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对藻类种群数量的影响的研究结果,其中鱼鳞藻、脆杆藻为藻类植物,是鱼的优良饵料,微囊藻属于蓝藻,其产生的毒素污染水体。

①对如何养好鱼,民间有“养鱼先养水”的说法,由图1分析可知,当水体营养化程度处于________时,有利于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②绿色能源工程可以利用蓝藻来制作生物柴油,这一研究成果表明,生物多样性具有________价值。
③将湖水培养液稀释100倍,采用血球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计数,观察到的计数室中三类藻细胞分布如图2(图示25个中格),则培养液中微囊藻细胞的密度是________个/mL。
(4)研究表明,传统渔业只重视水草→草食性鱼这一条食物链,放养的草食性鱼高强度的摄食使水草量急剧下降,最终会导致草型湖泊变为藻型湖泊,这个过程属于群落的________,碳在该食物链中以________形式传递。
(5)科研人员针对太湖底栖动物中的优势种椭圆萝卜螺的能量收支进行了相应研究,结果如下表:

动物名称

能量/(kJ·m2·a1)

椭圆萝卜螺

摄入食物中的能量

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

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粪便中的能量

516

15

231

270

椭圆萝卜螺同化的能量为________(kJ·m-2·a-1)。
富含氮、磷的污水大量排入太湖而造成污染,导致湖面漂浮着一层“绿膜”,“绿膜”形成后,水下藻类等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水生生物的呼吸作用仍在进行,导致水中的氧气含量逐渐减少,进而导致鱼类大量死亡。为治理污染,高效实现“养鱼抑藻”这一目标,科研部门作了多项相关研究。请就提供的科研资料分析并回答问题:
(1)湖面漂浮着一层“绿膜”,是绿藻还是蓝藻?对此,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鉴定。富含氮、磷的污水排入导致该湖泊中藻类的环境容纳量_________________
(2)治理前后需要对该湖泊群落的____________________和组成“绿膜”各种群的______________进行调查,以便对治理的效果进行评估。
(3)图1为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对藻类种群数量的影响的研究结果,其中鱼鳞藻、脆杆藻为藻类植物,是鱼的优良饵料,微囊藻属于蓝藻,其产生的毒素污染水体。

①对如何养好鱼,民间有“养鱼先养水”的说法,由图1分析可知,当水体营养化程度处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有利于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②将湖水培养液稀释100倍,采用血球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计数,观察到的计数室中三类藻细胞分布如图2(图示25个中格),则培养液中微囊藻细胞的密度是____________个/mL。
(4)研究表明,传统渔业只重视水草→草食性鱼这一条食物链,放养的草食性鱼高强度的摄食使水草量急剧下降,最终会导致草型湖泊变为藻型湖泊,这个过程属于群落的________________,碳在该食物链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形式传递。
(5)科研人员针对太湖底栖动物中的优势种椭圆萝卜螺的能量收支进行了相应研究,结果如下表:

动物名称

能量/(kJ·m2·a1)

椭圆萝卜螺

摄入食物中的能量

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

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粪便中的能量

516

15

231

270


椭圆萝卜螺同化的能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kJ·m-2·a-1)。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