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非选择题-解答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32
薇甘菊是一种喜光的多年生藤本植物,能快速覆盖于木本植物上,导致其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而死亡。薇甘菊多侵害疏于管理的路边或林地,并快速形成群落中的单优势种群,被称为“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终极杀手”。回答下列问题:
(1)薇甘菊入侵初期,其种群数量快速增长的原因是__________(至少答出两点)。
(2)薇甘菊入侵的过程中发生了群落的次生演替。被入侵后的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
(3)科研人员采用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本地红薯作为替代物种治理薇甘菊入侵。红薯是一种有很强无性繁殖能力的攀援藤本植物,具有与薇甘菊相似的形态特征,是本地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①利用本地红薯进行替代控制,遵循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______原理。
②科研人员对不同种植模式下薇甘菊和红薯的生长特征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如下表。

种植模式

叶柄长(cm)

叶面积(cm2

单株总生物量(g)

单独种植薇甘菊

7.05

21.71

12.42

1:1混种

薇甘菊

6.80

14.26

2.81

红薯

14.13

88.68

13.28

依据表中数据推测,混种模式下薇甘菊单株总生物量显著降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③综合以上信息,请分析红薯可以作为对薇甘菊进行替代控制的理想物种之一的原因(答出两点)________________
23-24高二下·广东清远·期中
知识点: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生态工程的特点及基本原理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薇甘菊是危害严重的外来入侵物种之一,属于喜光的多年生藤本植物,有强大繁殖能力,能快速覆盖于木本植物上,导致其无法进行正常光合作用而枯萎死亡。薇甘菊主要危害人工林和天然次生林,快速形成群落中的单优势种群,被称为“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终极杀手”。回答下列问题:
(1)被薇甘菊入侵的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
(2)薇甘菊入侵后,以其入侵点为圆心向外扩散,划分出薇甘菊入侵区、群落交错区和本土植物区。下表为不同样区(取土样的数量、体积相同)中小型土壤动物的个体数量和类群数统计结果。

线虫

蜱螨目

弹尾目

其他昆虫或小动物

个体总数

类群数

薇甘菊入侵区

1890

226

123

48

2287

15

群落交错区

1198

132

99

114

1543

15

本土植物区

1084

120

143

49

1376

14


①调查上述土壤小动物种类时,统计物种数量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②从表中数据可知,捕获到的中小型土壤动物个体数量最多的样区是____________。土壤中的小动物属于该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____________
(3)科研人员采用本地红薯作为替代物种治理薇甘菊入侵。红薯是一种无性繁殖能力很强的攀援藤本植物,具有与薇甘菊相似的形态特征,是本地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科研人员对不同种植模式下薇甘菊和红薯的生长特征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如下表。

种植模式

叶柄长(cm)

叶面积(cm2

单株总生物量(g)

单独种植薇甘菊

7.05

21.71

12.42

1∶1混种

薇甘菊

6.80

14.26

2.81

红薯

14.13

88.68

13.28


①从表中数据推测,红薯可以作为对薇甘菊进行替代控制的理想物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利用本地红薯对薇甘菊进行替代控制,合理布设栽种,提高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遵循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个)原理。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